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中国古代印论中的模糊语言

发布时间:2018-08-23 13:14
【摘要】:正中国古代印论中的模糊语言是指在中国古代印论中存在的一些晦涩、抽象、玄而又玄、极难理解的论印语言。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语词的模糊,指一个词本身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不明确;二是语义的模糊,指整个句子语义上的不明确。宋代米芾针对书论中的模糊语言早就说过:"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1]
[Abstract]:The vague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ancient printing theory refers to some obscure, abstract, metaphysical and extreme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rinting theory. There are two types: one is the vagueness of the word, the other is the ambiguity of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whole sent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Mi Fu said in response to the vague language in the book theory: "what is the language of the book on the former sages of history, which is far more distant than that of Kuang Qianqiao, such as' the dragon jumps into heaven', and the tiger lies in the Phoenix's que?" To ask for a job, to go beyond the law, and to make no use of the scholar. "[1]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J2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生;六朝书论中的“骨”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吴家驹;浅析古代书论校注中的若干问题[J];书画艺术;2002年04期

3 朴之;;中科大与日本书论研究会书法交流活动侧记[J];书法之友;2002年12期

4 胡舟;“意象”在文论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5 胡舟,王先意;“意象”在文论和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理论月刊;2004年09期

6 张运礼;;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思想管窥[J];戏剧文学;2006年06期

7 邱世鸿;;试论朱熹理学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8 孙本杰;王若罡;;古代书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新学术;2007年04期

9 陈石军;;中国古代书论“以人喻书”范畴的发展进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10 柳国良;;传统书论的学术研究语境[J];书法赏评;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敏惠;;古代书论审美语词“气”之语义分析与溯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木戈;化古书论为书法创作的营养[N];中国艺术报;2002年

2 张瑞田;作家的书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孙宜才;书法治乱与朱复戡书论[N];东方早报;2013年

4 王家葵;《民国书论精选》勘误[N];东方早报;2011年

5 儒子;《古书论选释》(二)出版[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彭爱林;怎样上好写字课[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刘正强;一本自出机杼的书论力作[N];云南日报;2002年

8 王世征;复古主义的代表 道学书论的标本[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华海镜;历代书论的抽象思维[N];美术报;2003年

10 岳崇 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拒绝真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鹿芸薇;宋代书论“俗”义之辨析[D];河北大学;2008年

2 徐和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大龙;晚清书论中的涩笔与平直[D];西南大学;2010年

4 梁艳;欧阳修书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孙鸣晨;汉魏六朝书论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白羽;曾国藩书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陈名生;刘熙载草书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刘元良;玄学与六朝书法[D];四川大学;2006年

9 金美兰;从西汉马圈湾简牍看早期草书的发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99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99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