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书法艺术在汉代兴盛的历史原因

发布时间:2018-08-23 20:32
【摘要】:正汉代是隶书艺术繁荣的历史时期,表现在隶书碑刻的数量和规模宏大,书写风格丰富多彩,反映了书法艺术在当时的空前发展。这种兴盛局面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及其时代背景。一、政府对文字书写规范化的重视西汉初期的隶书,还未完全成熟,处于古隶的阶段,受篆书的影响很大,字形很不稳定。因此,西汉政权建立后,政府便对文字的书写进行
[Abstract]:The Han Dynasty was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Lishu art, which was manifested in the large number and scale of the inscriptions of the official script, and the rich and colorful writing style, which reflected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the calligraphy art at that time. The formation of this prosperous situation has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reason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First, the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cript writing, the official script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is not fully mature, at the stage of ancient scrib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seal script, the form is very unstable. Therefo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Han regime,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write the script.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涛;荀悦易学思想初探[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9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10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红梅;玄菟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2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富成;两周独弨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4年

5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6 陆岩军;江淹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索明杰;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政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凝;从史到经[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点击书法·陈忠康[J];中国书画;2011年07期

2 ;朱子敬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0年11期

3 ;张业建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1年06期

4 孙国章;;返回古典 写出自己——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J];当代小说(下);2011年08期

5 墨染;;文学与书法的成功熔铸——品味张克鹏的书法艺术[J];东方艺术;2011年10期

6 石星光;;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述要[J];学问;2003年07期

7 ;刘云鹤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0年10期

8 ;魏兵然作品[J];青少年书法;2011年14期

9 张永祺;;写字·书法·欣赏[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墨海听涛;;书法与音乐[J];流行歌曲;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6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9 顾鹤冲;;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钟明善;;序《余明伦书法选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映梅;试论情感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N];美术报;2005年

2 韩山师范学院院长 薛军力;致力海峡两岸弘扬中华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段云行 刘智群;傅国钦书法艺术精品展开展[N];湖南日报;2008年

4 利铭;书法艺术当随时代 线条表现文学内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郑晓华;书法艺术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欧阳中石;对书法艺术的理解[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记者 古春婷;学习书法艺术 传承民族瑰宝[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甄学宝;要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承[N];中华新闻报;2009年

9 魏建玲 王晓声整理;“质为书法艺术之大功”[N];各界导报;2009年

10 记者 付占营;市文联和书法界举行纪念郑大光诞辰110周年暨书法艺术研讨会[N];赤峰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琪;敦煌遗书书法浅探[D];兰州大学;2007年

8 李彤;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9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周红旗;字体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侠;曾国藩及其书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吕瑜;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99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99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