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当代中青年篆刻创作述评

发布时间:2018-09-01 08:49
【摘要】:正十一届国展篆刻获奖与入展作品大致可分为"工细"、"兼工带写"与"大写意"三种风格,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表现出新的审美与创作理念分而述之。工整细腻多元审美工细一路的篆刻如元朱文印、鸟虫篆印、秦汉私印等,因为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兼顾的特征,一直为历代篆
[Abstract]:The winning and entering works of the 11th National Exhibition of Seal cut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yles: "detail of the work", "writing with the same work belt" and "big freehand brush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w aesthetic and creative ideas from different angles. Delicate, delicate and diverse aesthetic carving such as Yuan Zhu Wenyin, bird worm seal, Qin and Han Dynasty private seal, etc., because of its practic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seal character of the past dynasties.
【分类号】:J2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大利;一部雅俗共赏的篆刻读物[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2 黄国楹;印者,信也——体例严谨的《中国篆刻全集》[J];美术之友;2002年04期

3 刘宗超;;篆刻艺术的定位与发展刍议[J];艺术教育;2003年06期

4 ;邱运昌篆刻艺术欣赏[J];环境导报;2003年18期

5 叶一苇;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J];今日浙江;2003年01期

6 ;甘海民的篆刻艺术[J];美术大观;2003年02期

7 史泓;品味美韵——评《自学篆刻引导》[J];美术之友;2004年01期

8 杨向东;篆刻催我奋进[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9 唐春玉,翟熙伦;篆刻的两个发展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董绍伟;对当代篆刻艺术独立地位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2 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语言浅说[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三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一苇;《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印痕》读感[N];美术报;2007年

2 尹鸿祝;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木子;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在京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曹昕;让更多人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6 范迪安;李岚清的篆刻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韩天衡;为篆刻而生的女性[N];美术报;2012年

9 李岚清;艺境情怀说篆刻[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徐燕 王鹏程;不负岚清同志殷切期望 让篆刻艺术走向大众成为城市名片[N];镇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利泽;丁敬篆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马逸飞;书法视域下的汉代瓦当文字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郄家伟;从瓦当图纹进入篆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雪吟;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宋开智;明清篆刻边款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6 申铉京;明清中国篆刻对韩国篆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赖起凤;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鹏;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石军海;篆刻中的笔意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韩学宁;篆刻艺术在当下日常运用中的几个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本文编号:2216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216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