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蔡襄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2 20:14
【摘要】:正蔡襄作为北宋著名书法家与诗人,其文艺思想具有内在的相通相融性。蔡襄继承前代文艺思想,继承与复古是其在诗歌与书法方面的主导理论,为北宋新的诗风与书风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文学、艺术创作内在精神的重要性,推崇晋唐古意,博采众家之长,注重
[Abstract]:As a famous calligrapher and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Zheng Cai Xiang'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are interlinked with each other. Cai Xiang inherits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inheriting and restoring the ancient times is his dominant theory in poetry and calligraphy, and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tyle of poetry and calligraph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ner spirit of literature and art creation, praised the ancient meaning of Jin and Tang dynasties, learned the merits of many scholars,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宋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比较研究”(编号:12CZW030) 2012年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自选项目吉林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2B17) 2010年吉林大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目诗法与书法”(编号:2010JC017)成果
【分类号】:J292.1;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洁琼;蔡襄与宋代的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于唯德;宋蔡忠惠公书艺书学举要及其现实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陶文鹏;蔡襄:北宋前期的七绝高手[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红兵;;“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徐飞;叶润平;;谈范仲淹、欧阳修赋作语言风格的异同并存现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明华;;论农具诗在北宋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阮娟;;寻找“精神家园”:欧阳修“颍州情结”探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潘灵芝;;简论琴与筝的不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李楚元;;浅论欧阳修自然文学观及其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贾先奎;;论夏竦的应制诗[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谢琰;;唐宋之际亲情诗的变迁与士人家族观念的转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10 张彦霞;;论韩琦与其同僚集团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倩;;欧阳修对朱熹“《诗》教”思想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振中;徐铉及其文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静;韩m蚴柚械幕庋芯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云;黄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丽丽;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本艳;蔡襄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司建平;南宋古文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厚示;“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谈蔡襄咏福州山水[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05期

2 陈庆元;蔡襄诗与闽中宋调的确立[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05期

3 吴声石;蔡襄开启了宋闽诗新风[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J];文学遗产;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由兴波;;论米芾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的互通互融[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由兴波;;“韵”与“免俗”——黄庭坚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关系初探[J];华夏文化论坛;2006年00期

3 王水照;由兴波;;论黄庭坚诗学思想和书法理论的互通与互补[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林更生;;蔡襄和他的《茶录》[J];农业考古;1993年02期

5 张立荣;;欧阳修的七律创作及其诗学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林晓玲;;蔡襄诗学倾向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7 杨蓉;蔡襄写景纪游诗综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戚荣金;;苏轼诗学思想和书论的互通[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房日晰;;漫话蔡襄的诗[J];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3期

10 陈职仪;;为蔡襄冠“宋四家”书品正名[J];东南学术;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庭;;蔡襄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2 蔡庆中;蔡来盛;;蔡襄自书诗赏析[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杜书瀛;;文海涛涛,谁主沉浮——纪念“三”“六”“九”,重读“马”“列”“毛”[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4 陶礼天;雍繁星;;树立朴实学风 追求学术创新——北京'05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5 杨建生;;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理论缺陷[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6 吕其明;;党的文艺思想哺育我成长——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五周年[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7 王得后;;鲁迅的文艺思想和《讲话》[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8 孙书文;;文艺与革命“经历久远的恋情”——对周扬文艺思想前史的研究[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陆克寒;;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构成要素与内在理路[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10 杨建生;;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当代启示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锡钰;含英咀华 探骊求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梅晓名;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忧乐观[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汤吟菲;潜心学术 精神可贵[N];安徽日报;2005年

4 吴金良;教人只得抬娇面[N];大众科技报;2001年

5 胡敏;文章太守千古赞 佳作雅集共缅怀[N];扬州日报;2007年

6 江南大学 任翌;庆历时期梅尧臣的诗风特征[N];光明日报;2008年

7 俞大铨;不现治迹 不求声誉[N];西安日报;2003年

8 梁虹;侯方域的诗学思想[N];文艺报;2011年

9 李华瑞;超然独傲的古文大家欧阳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广西师范大学 沈家庄;欧阳修的“太守之乐”[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3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袁愈宗;《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季品锋;钱钟书与宋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杨艾璐;荀子功利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陈丽媛;胡应麟文艺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忠盛;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彩梅;苏辙文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培;欧阳修与苏轼的诗学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娜;蔡襄诗歌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3 唐红卫;欧阳修的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5年

4 郭俐兵;蔡襄诗歌与其书法创作之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刘本艳;蔡襄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丽萍;韩愈欧阳修碑志文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廉红红;欧阳修山水文学作品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张骁飞;宋代疑古第一人—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及辨伪成果[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李君华;欧阳修《诗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杨丽萍;欧阳修《诗本义》诠释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6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306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