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汉字书法语境与东巴文书法

发布时间:2018-11-09 20:54
【摘要】:正东巴文的美学特征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纳西族先民创制了一种神奇的图画象形文字,在纳西语中称作"森究鲁究",即"木石上的痕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据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收录,计有一千三百四十个单字,另有二百二十个派生词;另据李霖灿编著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收录二千一百二十个字和词。纳西人用如此少的字和词来叙述神话故事,记录本民族的历史,进行日常交往,
[Abstract]: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engdongba are about the 11th century AD, the ancestors of Naxi nationality created a kind of magical pictorial hieroglyphics, which is called "the study of Sensuo Lu" in Naxi language, that is, "trace on wood and stone"-see wood painting wood, see stone painting stone. According to Fang Guoyu, he Zhiwu's "Naxi hieroglyphics", there are 1,340 words and 220 derivations. According to Li Lin-chan 's Dictionary of some hieroglyphs, there are 2,120 words and words. The Naxi people used so few words and words to tell mythical stories, record the history of their own people, and engage in daily contact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东巴艺术的多重文化属性与艺术创新”(11YJA76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秀梅;;纳西东巴文字研究概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春凤;;东巴文研究领域中的新探索——《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二辑)》述评[J];汉字文化;2011年06期

3 木仕华;;纳西东巴文涉藏字符字源汇考[J];民族语文;2012年05期

4 王元鹿;刘悦;;东巴文“大”字字形演变蹊径对文字学研究的启示[J];华西语文学刊;2009年00期

5 刘悦;;东巴文中的图画化现象及其思考[J];华西语文学刊;2011年02期

6 刘杨翎;;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和江群;卢清;;东巴文字与幼儿发展特点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8 王元鹿;;我们将会更加了解东巴文字[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1期

9 马文丽;;丽江街头应用东巴文调查[J];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2012年00期

10 甘露;东巴文抽象词汇及其表现形式[J];大理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元鹿;;纳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的原始思维[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王彩;;纳西东巴文构建中的客体意识[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甲荣;;东巴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4 和力民;;东巴教与东巴文——论东巴教在东巴文发展中的作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5 张凤;;汉古文字与东巴文比较研究综述[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6 李晓亮;毛志刚;;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鸟类字比较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7 陈舒雯;黄雪燕;周慧阳;江孟珂;李彩欣;杨冰燕;郑君卉;;以主题公园为载体的东巴文时尚化策略[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林向肖;;东巴文、东巴经形成时代的探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9 陈楠;;格律的设计——甲骨文、东巴文的概念设计与应用[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飞洲;;东巴文字字素的变体和同形现象[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方清;活化石——东巴文[N];湖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唐红丽;探寻人类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梅西雅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赵庆莲 译;超越编目和一般性描述 开展东巴文字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李晓兰;令人魂牵梦绕的纳西东巴文[N];语言文字周报;2014年

5 司小建 于彤;用东巴文字绘画的纳西族人[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任维东;东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继续活下去[N];光明日报;2010年

7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木仕华;活着的象形文字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8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存状况堪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水书:水族古文化的神秘传承[N];中国商报;2006年

10 陈传席;自发与自觉之间的艺术[N];美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静;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钟耀萍;纳西族汝卡东巴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郑飞洲;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悦;基于异体现象描述的东巴文字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思贤;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纳西东巴文字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立坤;纳西东巴文天象类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宋漾;东巴文字图形符号的解析及对图形设计的启发[D];江南大学;2009年

4 杨阳;纳西东巴文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马晓林;东巴文字的象形特征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冉启坤;纳西东巴文字结构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艳花;纳西东巴文经书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希;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成珏;论东巴文字的造型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1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321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