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康有为篆隶为源观的技术实现——篆隶笔意与清代碑派题榜书法的创变

发布时间:2018-11-23 16:34
【摘要】:在以二王为宗的帖系书法发展中,题榜书法的创作既体现出其取法的局限性,又体现出其放大时所面临的困境,而这成为清代碑学复兴的起点和高点。在其发展的方笔和圆笔两个面向中,康氏等人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和不同的实践取向。只是,无论哪一取向,清代碑学在行草书方面都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困境。明乎此,能够使我们对清代的碑学实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同时也能避免对一些书法观念产生误解。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based calligraphy of the two kings, the writing of calligraphy is not only the limitation of its method, but also the dilemma of its enlargement,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high point of the revival of the stone in the Qing Dynasty. In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quare pen and the round pen, Kanshi et al. made effective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 practical orientation. It is only, in the cours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course of the Qing Dynasty, it is difficult to surmount. It is clear that this can make us have a whol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e of the inscrip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can also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ome calligraphic concept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夕闻,董世斌;清代碑学兴盛成因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杨建军;;山谷碑学——黄庭坚在碑学书法实践上的艺术成就[J];美术学报;2011年05期

3 罗炳生;;林君选与岭南书法重镇——佛山书法碑学的承传[J];南方论刊;2013年08期

4 张红军;冯利莉;;碑学家笔法理论的体系建构——清代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及其含义的最终生成[J];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01期

5 吴皖堂;;从思想史角度看清代碑学的几个现象[J];中国钢笔书法;2009年08期

6 薛帅杰;;碑学运动与国画改良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4期

7 姜寿田;;碑学情结——何来胜的隶书创作[J];观察与思考;2009年05期

8 白林坡;;明末清初关中“前碑学”研究(下)[J];荣宝斋;2010年01期

9 孟凡胜;;清代碑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10 张铁民;;碑学思潮和新文化运动[J];书法之友;199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铎;立足碑学 深入经典[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吴又华;独钟碑学[N];美术报;2001年

3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教授 叶培贵;浅析书法演进理路[N];光明日报;2009年

4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振濂;追求拙丑的傅山[N];太原日报;2007年

5 徐建融;碑学鼻祖山林气象[N];中国商报;2003年

6 陈智;回归书法本体[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邓黄涛;宋、清两代颜系书法群体比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衡正安;书东方神艺 报世界和平[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衡正安;书东方神艺 报世界和平[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民德;晚清碑学思潮研究(1814-1911)[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张建华;碑学的发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谱涵;汉隶对清代隶书发展的艺术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超;两大碑学高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棣宁;刍论碑学兴盛原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吴新来;清代岭南碑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文龙;激扬与反拨[D];重庆大学;2009年

6 任军;清初隶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盛夏;从论书诗看清代碑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唐颖明;碑学与帖学之比较[D];天津大学;2006年

9 郭建党;碑学风气下的不同取向[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10 徐磊;碑学兴起对行书发展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35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35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1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