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魏碑创作要顺应时代

发布时间:2019-05-17 18:52
【摘要】:正魏碑的发展是书法审美理念不断觉醒、字体不断完善并试图超越前代的过程,也是创作思想不断去适应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历程。魏晋时政治动荡,传统经学思想走向崩溃,继而玄学之风盛行,东晋整个社会尚"清谈"、尚"名士之雅",故而有了帖学的美,但整体"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的社会风气注定了那个时代书法创作"朗、健、雅"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北魏的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Zhengwei tablet is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awakening the aesthetic idea of calligraphy, perfecting the font and trying to surpass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course of the creative thought to adapt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During the political turmoil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thought went to collapse, and then the style of metaphysics prevailed. The whole society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was still "clear talk" and still "elegant as a famous person". Therefore, it had the beauty of Tixue, but the whole "spirit was very free."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extreme liberation" doomed the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calligraphy creation "Lang, Jian and elegance" in that era, such as that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书法创作的文化嬗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2 朱以撒;;书法创作的生命意象[J];书法世界;2003年09期

3 何鑫;;书法创作三昧[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5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6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7 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创新[J];中国穆斯林;2005年03期

8 徐伟清;正确意识对书法创作过程的导向作用[J];书画艺术;2005年05期

9 邱振中;;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理想的寻求与超越[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10 王德志;;略说书法创作的“情场”[J];中国书画;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俊;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N];美术报;2008年

2 吴川淮;解决书法创作的“技”与“道”[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罗鸣;宁化获省“书法创作基地”称号[N];三明日报;2013年

4 靳鹤亭(山东,,99级研修班);略论古文字与书法创作的内在联系[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朱锦标(江苏,二00一级研修班);书法创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赖睿;当下书法创作不如古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樊利杰;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杨嘉麟;论字体组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广涛;碑帖融合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彭贵军;基于现行展览体制下书法创作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10 纪松;主体“情性”与当代大草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479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479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