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像石(砖)铭文书体的过渡样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00:58
【摘要】: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其上承先秦风韵,在兼收并蓄中发展文化新风尚。汉画像石(砖)正是这时期最为直观的时代产物,被称为石头上的历史,而镌刻与模印在汉画像石(砖)上的铭文是一种文化再现。论文将以南阳地域不同时期画像石(砖)铭文的书体样式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汉画像石(砖)铭文书体与“隶变”之间的关联性,探究其形成过渡样式的多种因素。本文第一章节是综合汉承秦制政策影响下的书体演变轨迹,以及铭文形制的溯源流变与厚葬之风的盛行。第二章节是提出过渡样式的外在表现规律,形成过渡化的成因,以及书体优化作用。第三章节是具体分析南阳地域汉画像石(砖)铭文,在两汉三个时期的书体过渡样式。第四章节是基于两汉“隶变”的影响下,南阳汉画像石(砖)铭文书体过渡样式在东汉石刻碑文中的延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书体样式随“隶变”的过渡,所呈现出的不断延伸现象。南阳地域汉画像石(铭)文书体过渡样式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篆隶之变”书体演变的多样性,还注重两汉时代精神内涵。同时,在南阳画像石(砖)这种贴近世俗的艺术形式中,探寻书体过渡样式的审美意韵。
【图文】:
因此汉画像石(砖)只是作为传播载体使用,,铭文书体样式并研究目的。根据文献的记载汉画像石(砖)研究多为图像分析,或单纯性,并没有深入探究汉画像石(砖)铭文出现与发展。
《石索》描绘的孝堂山石祠画像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K877
本文编号:2676883
【图文】:
因此汉画像石(砖)只是作为传播载体使用,,铭文书体样式并研究目的。根据文献的记载汉画像石(砖)研究多为图像分析,或单纯性,并没有深入探究汉画像石(砖)铭文出现与发展。
《石索》描绘的孝堂山石祠画像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K8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靖;;南阳市博物馆藏三通汉碑[J];中原文物;2015年04期
2 刘大伟;;论《许阿瞿画像石题记》的书法艺术特色与价值[J];文史杂志;2015年01期
3 宋艳萍;;题记画像石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06期
4 曾宪波;;南阳汉代画像石墓志题记题刻和现存汉代碑刻的初步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胡海帆;;“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02期
6 郑志刚;;书法名石汉画考论[J];中国美术;2011年05期
7 张从军;;东汉时期临沂的图像文化[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成永兴;;汉画像石题记中小篆与杂体篆之述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欧阳摩一;;汉画像石文字考释[J];东南文化;2009年04期
10 王军校;;南阳邓州元庄乡汉代水利巨石的发现及考释[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267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6768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