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章法流变研究
【图文】:
东晋时期,世风由汉时的清议逐渐转为于书法的品鉴与学习。众多书体中,行书艺二王”书作为代表的妍美书风,,成为行书史见魏晋时期的行书尺牍和手卷,最早呈现了点为:在行列关系上有行无列,每行首尾大欹正相生,自然妥帖。整体形式介于后世平人“尚韵”的自然流露。帖》《兰亭序》,王献之《东山松帖》,王草书,。
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1.1.2 王献之《东山松帖》《东山松帖》(图1-2),王献之书,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传为米芾摹本。《东山松帖》为 4 行断札,每行 6-9 字不等,有 4 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近人沈尹默评价王献之说:“献之的新研风格,用外拓笔法,故字呈散朗骏快。”此帖笔法多变,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中轴线摇摆不定,行与行之间,顾盼有致。通篇运笔流畅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桯感——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J];书画艺术;2000年04期
2 马勇;;书法创作的文化嬗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3 朱以撒;;书法创作的生命意象[J];书法世界;2003年09期
4 何鑫;;书法创作三昧[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6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7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8 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创新[J];中国穆斯林;2005年03期
9 徐伟清;正确意识对书法创作过程的导向作用[J];书画艺术;2005年05期
10 邱振中;;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理想的寻求与超越[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漱居[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2 ;阎志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3 ;吴魁勇[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4 ;朱澄生[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5 ;杨亚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国俊;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N];美术报;2008年
2 吴川淮;解决书法创作的“技”与“道”[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罗鸣;宁化获省“书法创作基地”称号[N];三明日报;2013年
4 靳鹤亭(山东,99级研修班);略论古文字与书法创作的内在联系[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朱锦标(江苏,二00一级研修班);书法创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赖睿;当下书法创作不如古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任建娥;当代小楷书法创作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3 戴曦;宋元大字书法创作观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 白光耀;黄庭坚对我的书法创作的启发[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5 王R
本文编号:2709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0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