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情感表达

发布时间:2020-06-18 13:08
【摘要】:在艺术活动中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艺术家和欣赏者来说,情感会始终伴随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情感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是最重要的。在艺术家进行刻字创作过程中,他们通过书法、构成、色彩等这些具体的元素使自我的情感外化出来,从而使艺术家的情感得到表现,使作品中反映出的某些情感、状态和心情与欣赏者产生共鸣。让欣赏者产生自发的情感。目前现代刻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技法和历史发展的研究。关于现代刻字情感表达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现代刻字创作中表达情感的方式。本文就现代刻字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书法、构成、刀法进行分析,探究其元素的改变对自我情感表达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情感与刻字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对现代刻字的进行定义并分析情感与刻字创作的关系。第二部分是陈述现代刻字中四个主要元素对于情感表达的影响,主要是分析不同元素的不同形式,给欣赏者所产生的影响。分别从书法、构成、刀法等形式元素进行论述,通过改变这些元素,作品表达的情感也随之改变。第三部分是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从选择题材、立意构思到作品的产生,是个系统工程。从“意”的确立到素材的选择与再塑,到表现形式中的构成元素的确定,最后色彩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举了相应的例子进行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刻字创作过程的解构,促使现代刻字美学研究更加深入,加深人们对现代刻字创作的理解与体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4
【图文】:

作品,画面,书法篆刻,水平线


法篆刻展》中陈其增的作品《玄幽》如图 2.2,作品采用的是水平线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由于水平线自身带来的平稳感,使得画面看起来也更为宽广。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候的平静与安宁。福建刻字家郑劲松的作品《幽岩》(图 2.3)用垂直线构图的方式,这种构图方式可以给欣赏者一种画面的挺拔、庄严、硬朗、稳定。传达给人一种安静、稳定的情绪。在马子和的作品《安步当车》中(图 2.4),画面中字体呈现向右上的趋势,整幅作品呈现一种向右上倾斜的趋势,展现出了作品中的轻快的节奏感。圆形构图在现代刻字运用的非常多,江苏的汪凯在《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的作品《中流砥柱》(图2.5),柱子以“1”形直线来切割开整个画面,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优雅、自然、亲切的感情。

书法篆刻,辞典,感情,作品


江苏的汪凯在《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的作品《中流砥柱》(图2.5),柱子以“1”形直线来切割开整个画面,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优雅、自然、亲切的感情。陈其增《玄幽》图 2.2马子和《安步当车》图 2.4①陶明君编著.中国画论辞典[M].湖南出版社.1993 年.172 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佳;;2019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年02期

2 张瑶;;舞台技术在戏剧舞台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8年25期

3 程佳;;2019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商业文化;2019年05期

4 杨铮;刘麟霄;陈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视域下的艺术创作价值研究[J];新闻传播;2018年06期

5 陈彦;;穿梭于艺术创作:为时代立言[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8年04期

6 孟繁玮;缑梦媛;;青年艺术项目,扶持?还是捧杀?[J];美术观察;2018年06期

7 李宛蒙;;从绘画角度浅谈艺术创作的几个要素[J];艺术教育;2018年13期

8 邓佳其;;浅析“互联网+”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2期

9 黄宏;;切实把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作为艺术创作表演的根本遵循[J];曲艺;2016年12期

10 梁岩;;当代导演在艺术创作中的“潜移默化”[J];电视指南;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明;;技与道[A];大匠之门 4[C];2015年

2 郑寒;;物境·情境·意境 论“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之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李松睿;;“紧紧抓住时代”——谈徐冰的艺术创作[A];未来生长点·艺术手册·2014[C];2013年

4 本刊编;;京港台“传新”青年艺术创作挑战赛香港总决赛[A];中国演员:2015年第3期(总第45期)[C];2015年

5 吕承;;废弃纸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潜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内容简介[A];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C];2016年

7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8 李建刚;;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汪天行;;打造“五彩江西”——在2007年江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10 杨乃乔;;后现代性、后殖民性与民族性——在世纪之交,艺术创作与批评应该追寻一种比较的视野[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向红 实习生 党韵章 华艺婕;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N];陕西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郑培明;真善美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N];科学时报;2011年

3 记者 赵三乐;艺术创作增益国家创新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刘英娜 张霞;“这里是艺术创作的热土”[N];平凉日报;2019年

5 杨大伟 艺术评论家;真实之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N];美术报;2018年

6 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艺术创作拼什么[N];美术报;2019年

7 记者 程佳;2019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9年

8 辛雯;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召开[N];文艺报;2019年

9 张楚;艺术创作概念凸显[N];美术报;2019年

10 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艺术创作还需自然而然[N];美术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靖;从“非固体”到“非物质”[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2 周琳;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赵琳宇;国家艺术创新制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5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睿;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情感表达[D];河北大学;2019年

2 易钰涵;谈童年与艺术创作[D];厦门大学;2018年

3 王媛媛;机遇和困境[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4 李强强;我艺术创作中的手法及问题意识[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5 高鑫;浅析信息碎片化与艺术创作[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6 许文俊;浅析公共艺术中贫困艺术创作的语言表达[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7 范彤雨;浅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花卉的象征寓意在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8 彭明静;楚纹样在衍纸艺术创作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9 郑雪琛;贴近生活贴近内心[D];河南大学;2018年

10 戴莉;试论艺术创作中的“我”[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9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19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