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战时期重庆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知名文化学者,其鲜明的书风特色作为一种独特的“学者书风”而存在,对其在重庆的书法活动及其书法的研究对于关照当代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于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的梳理。2、从书法展览、书学社团、书法交流、信札手稿几个方面论述了抗战时期重庆学者的书法活动。3、分别从书法实践、书法理论和书法教育三个方面对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于当代书坛的贡献做了梳理。4、从书法普及教育以及书法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描述了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学者书法 艺术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1
- 1.1 研究缘起7-8
- 1.2 研究现状综述8
- 1.3 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8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8-11
- 1.4.1 学者的概念8-9
- 1.4.2 学者书法9
- 1.4.3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9-11
- 2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发展历史背景11-16
- 2.1 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11-12
- 2.2 科举制度的完结12-13
- 2.3 “西学东渐”13
- 2.4 “新文化运动”13-14
- 2.5 “抗战内迁”14-16
- 3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的书法活动16-34
- 3.1 书法展览16-19
- 3.2 书学社团19-24
- 3.3 题署交流24-30
- 3.4 信札手稿30-34
- 4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对于当代书坛的贡献34-50
- 4.1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实践方面的贡献34-41
- 4.2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理论方面的贡献41-46
- 4.2.1 学书方法观42-44
- 4.2.2 书法创作观44-45
- 4.2.3 书法审美观45-46
- 4.3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教育方面的贡献46-50
- 4.3.1 书法出版物对书法教育的推动47-48
- 4.3.2 教学实践对书法教育的推动48-50
- 5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取得突出书法成就的原因50-54
- 5.1 时代环境与学者特性的影响50
- 5.2 书法自身发展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制约50-51
- 5.3 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的历史意义51-54
- 5.3.1 对书法普及教育的启示51-52
- 5.3.2 对书法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52-54
- 6 结论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58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8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创作成果目录: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燕;周志兵;;《中国小说史略》之今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3 李衍增;;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功过再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张俊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成功实施探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绳晓旭;;秋收起义前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创造性贡献[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常丽洁;;早期新文学作家创作旧体诗的时代与文化根源[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7 李成智;大学理念的演变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张能泉;潘利锋;;交流与传承的典范——论郭沫若与谷崎润一郎的关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刘丽;;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10 张松青;;论大学校长与大学教师文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海;;张宗祥论书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国书法的审美评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韩洪洪;;论毛泽东对新中国宗教工作的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超;刘玉生;;培育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5 胥辉;姚孟春;;从大学的组织特征看学术权力张扬的现实价值[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四达;;呼唤真诚的生活——从人性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社会的支点与环节[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李怡;;《女神》与中国“浪漫主义”问题[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彭冠龙;;《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的翻译与郭沫若思想转变[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亮;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丙红;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整党运动中的党群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红军;高等艺术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胡蓉;民国时期文学书籍插图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聂苗;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历宁宁;引入CI理念促进高校形象建设[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晓芳;新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学者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