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明代江南书法的地域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09 19:08

  本文关键词:明代江南书法的地域性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对明代江南书法进行较为全面的区域性的探析;在特定的区域文化下探讨江南书家的构成、书法的发展及在书法史的地位。文章认为该地域的地理环境及区域文化对明代书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当时“帖学”的发展对江南书法的地域性起到了推动作用。江南是明代书法交流的主要地域,它见证了明代书法发展的兴衰。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这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说明本文使用文献来源情况与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本文的主体。这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简要介绍了江南独特的区域位置、人文环境、书法传统积淀等江南书法地域性的形成发展背景。第二,通过以直观的表格形式对明代江南书法家进行分类整理,勾勒出该区域书家的总体情况及进而分析其构成特征。第三,从风格审美角度分析明代江南书法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性特征,论述明代政治、经济、“私帖”盛行等对明代江南地域性书法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语。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了江南地域性书法在明代书法发展乃至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思考,进一步提出关于区域书法研究与现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江南 书法 地域 私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选题的缘由7-8
  •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8-10
  • 三、相关的概念、文献和研究思路10-12
  • 第一章 江南书法的区域背景12-18
  • 第一节 江南的地理区域12-15
  • 一、“五方辐辏,万国灌输”的地理区位12-13
  • 二、明代江南地区发展的社会基础13-15
  • 第二节 江南书法传统与积淀15-18
  • 第二章 明代江南书家的钩沉18-34
  • 第一节 明代江南书家考表18-31
  • 第二节 明代江南书家的构成分析31-34
  • 一、籍贯归属31-32
  • 二、身份32
  • 三、家族、师承32
  • 四、时段的分布32
  • 五、书体及取法对象32-34
  • 第三章 明代江南书法地域性的形成演变34-53
  • 第一节 明代江南书法演变的阶段性分析34-43
  • 一、波澜不惊、台阁“风靡”34-36
  • 二、个性解放,“台阁体”衰落,——江南书法的复苏与活跃36-42
  • 三、从意到态,由雅致至粗放——晚明江南书风转捩42-43
  • 第二节 明代科举、商品经济对江南书法的影响43-48
  • 一、明代科举书法模式对书法发展的影响44-45
  • 二、明中后期文人逆反心理对书法发展的影响45-46
  • 三、江南商品经济对书法文化的推动作用46-48
  • 第三节 明代私帖盛行与江南书法地域性的关系48-53
  • 一、明代私帖盛行的背景因素48-49
  • 二、明代私帖的地域性49-51
  • 三、明代私帖盛行的意义51-53
  • 结论与思考53-55
  • 参考目录55-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观清;;明代书风的特点及问题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何炳武;祝允明的书法艺术[J];华夏文化;2002年01期

3 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徽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J];史林;2004年02期

4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方建勋;;尽合古法 尽见性情——论祝允明狂草中的“满纸点点”[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刘根货;;中国古代书法的经济行为方式考察[J];中国市场;2006年35期

7 单国强;晚明两大传统的融合趋势[J];新美术;1993年01期

8 向彬;;王宠书法艺术风格研究[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9 蔡清德;;文徵明与金陵书家交游考略[J];艺术百家;2007年05期

10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明代江南书法的地域性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