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晋商书迹的书法艺术价值与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21 19:52
  <正>一、晋商书迹的概况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称雄商界五百多年,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我们仍可以通过晋商遗留的书迹唤起对那段岁月的记忆。晋商书迹主要包括书信、账簿、票贴、商书等,与晋商的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时间上看,晋商书迹主要集中在清代民国,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历史;从地域上看,晋商书迹跨越国内外,不仅在山西商人的集中地祁县、平遥、太谷等处书迹众多,且南到香港、加尔各答,北 

【文章来源】:书法赏评.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晋商书迹的书法艺术价值与特征


宣统二年八月初五日田继魁致连的信

票号,书法,中国书法,书法艺术


然而,我们纵观中国书法史,“乾嘉”以前的一千二百多年,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风一直位于书坛正统,直至“道咸”时期,出现了由帖到碑的转折期,尔后碑学迅速崛起并取代帖学,清末民国已是碑派书法一统天下。在这样一个主流书风不断推进与演变的过程中,殷商甲骨、简牍帛书、瓦当砖文、楼兰残纸、敦煌写经、契约账簿不断发掘,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书家从传统的碑、帖之外看到了新的美学观点,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期间甲骨文、敦煌写经等成为一时显学,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的空白。乔棕在“第二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中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在新世纪,我们虽然不太可能发现更新的书法资源,但能对已知的书法资源做出新的解读和运用方式,这对于中国书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晋商书迹的书体大部分为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偶有所见,有的端庄稳健、有的古朴凝重、有的行云流水,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如图一、二所示)。因此,对晋商书迹进行艺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学术视野,同时也可以对山西书法史乃至中国书法史做一定的补充,具有不容忽视的书法艺术价值。图二宣统二年八月初五日田继魁致连的信

清单,风格


晋商书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表现出自由的书写风格。书手们在书写时虽然都遵守约定俗成的书写规矩,有时显得略微程式化,但是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是由于书手不同而造成的,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文化修养、个性差异等使得晋商书迹存在不同的书写风格。此外,不同的书手在书写过程中由于心态不同、环境不同、书写时选用的书体不同,进一步造成了书写风格的千变万化。这些书迹,在用笔上更加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虽然与经典法帖相比少了藏锋、逆入等动作,但表现出一种阳刚之气;在字体结构上高低、宽窄、欹正、开合、避让等表现丰富,形态各异;在章法的处理上,顾盼、呼应等恰到好处,或疏可走马或密不透风(如图三、图四所示)。图四 清代王振荣诵格言楷则要元普生意论(局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二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发言纪要[J].   中国书法. 2017(04)



本文编号:309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9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