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祀三公山碑》艺术风格及其对近当代篆隶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4 06:56
《祀三公山碑》的碑身高为150cm,宽度为96cm,其全称为《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此碑至今现存187个字,与《白石神君碑》共存于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汉碑堂。《祀三公山碑》于宋代淹没,最早见著于元代而后消失,直到后来清朝中期重现,然后被中外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祀三公山碑》的立碑时间是在元初四年,常山相冯君到任后,为祭祀山神而立。碑文主要记载祈祷三公山神,替人消灾解难,希望年年都会有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都和睦相处等内容。《祀三公山碑》是一中国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在历史上,元氏县还曾有一个与其相类似的碑,那就《三公山碑》(俗称小三公),此碑在刻立的时间上早于《祀三公山碑》六十五年。《祀三公山碑》的字体鉴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所以后人又将此碑中字体又称之为“缪篆”,与印玺文字比较类似。这样的字体在汉印中出现的比较多,笔画呈现出汉隶之方折,一改秦篆圆转之风,古劲且茂密的书风。《祀三公山碑》的艺术风格雄厚锵健、古朴大气,其章法特点“竖有行,横无列”,并且此碑字体篆隶杂糅。近当代时期在篆隶创作中也受到了此碑的章法特点的影响,尤其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从《祀三...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不足
第二章 《祀三公山碑》及文献著录
2.1 《祀三公山碑》
2.2 文献著录
第三章 《祀三公山碑》书法研究
3.1 方圆结合的笔法
3.2 “兼糅篆隶”的结体
3.3 “竖有行,横无列”的章法
第四章 《祀三公山碑》与近当代篆隶书的创作
4.1 吴昌硕与《祀三公山碑》
4.1.1 书法取法
4.1.2 篆刻取法
4.2 齐白石与《祀三公山碑》
4.2.1 书法取法
4.2.2 篆刻取法
4.3 影响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97283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不足
第二章 《祀三公山碑》及文献著录
2.1 《祀三公山碑》
2.2 文献著录
第三章 《祀三公山碑》书法研究
3.1 方圆结合的笔法
3.2 “兼糅篆隶”的结体
3.3 “竖有行,横无列”的章法
第四章 《祀三公山碑》与近当代篆隶书的创作
4.1 吴昌硕与《祀三公山碑》
4.1.1 书法取法
4.1.2 篆刻取法
4.2 齐白石与《祀三公山碑》
4.2.1 书法取法
4.2.2 篆刻取法
4.3 影响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9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9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