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乾嘉时期金石学视野下隶书实践及其审美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0:36
  艺术现象的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乾嘉时期隶书的复兴是这一时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控制、承袭明末清初实学思潮、金石考据之学成风、帖学求变和篆刻艺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合力作用的产物。本文以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视野下的隶书实践及其审美观为研究对象,根据书家的身世背景、社会地位和艺术理念的不同,将其分为“扬州八怪”“西泠八家”、乾嘉学者和其他书家四大隶书群体。最后分析其“以古为师、隶宗汉法”的隶书审美观以及他们在领悟和把握汉隶技法的基础上,努力发掘汉隶的精神所在,以“奇”“古”“厚”“拙”的审美取向来表现独立的人格格调和审美意识。 

【文章来源】: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乾嘉时期隶书复兴的背景和概况
    第一节 乾嘉时期隶书复兴的背景
    第二节 书家群体及隶书审美观概述
第二章 乾嘉时期书家的隶书实践
    第一节 “扬州八怪”书家群体的隶书实践
    第二节 “西泠八家”书家群体的隶书实践
    第三节 乾嘉学者的隶书实践
    第四节 邓石如、伊秉绶及其他书家的隶书实践
第三章 乾嘉时期“以古为师、隶宗汉法”的隶书审美观
    第一节 隶书审美观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隶书审美观影响下的书家临创观
    第三节 隶书审美观影响下的书家审美取尚
第四章 乾嘉时期隶书复兴的意义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 乾嘉时期隶书复兴的意义
    第二节 乾嘉时期隶书复兴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阮元书法历程及其风格考论[J]. 金丹.  中国书法. 2015(19)
[2]篆隶复兴与清代书法风尚的转变[J]. 马新宇.  美苑. 2014(06)
[3]邓石如隶书及其书史意义[J]. 解小青.  中国书法. 2013(05)
[4]郑簠隶书与清代碑学观念之演进[J]. 薛龙春.  中国书法. 2011(04)
[5]从打碎“方整”到标举“方整”——明末清初至清中期隶书审美观念管窥[J]. 胡基魁.  中国书法. 2010(08)
[6]明末清初碑刻研究中的书学观念[J]. 薛龙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6(01)

博士论文
[1]伊秉绶书法研究[D]. 周寒筠.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 朱乐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郑板桥书法艺术研究[D]. 邢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清代中期隶书艺术美研究[D]. 徐娜.渤海大学 2014
[3]清代扬州八怪书法研究[D]. 吴舒舒.中国美术学院 2010
[4]清初隶书研究[D]. 任军.河南大学 2009
[5]翁方纲书学思想研究[D]. 朱友舟.南京艺术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104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04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