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端雅质朴——解析欧阳询楷书

发布时间:2021-03-28 13:36
  <正>在中国书法大家庭中,楷书是最晚诞生的一种字体,由汉末魏晋发展至唐而日臻成熟。欧阳询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楷书大家。他的楷书以险劲闻名于世,其书法点画纤浓得中,结字工妙,意态端雅刚劲。明王世贞评价欧阳询楷书:"书法自率更而始变晋体,然谓之诚楷也。"旨在认定和说明欧阳询对楷书定型的贡献。欧体楷书无论在笔法上还是结构上都能自成一家、别具风貌,在楷书的艺苑里挺拔有姿。清代梁巘曾评价欧体楷书:"险劲遒刻,锋骨凛凛,特辟门径,独步一时。"所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文章来源】:书法教育. 2020,(01)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端雅质朴——解析欧阳询楷书


欧体“弗”“井”“典”“闻”、颜体“润”“阁”

性情,真书,笔势,颜体


图4 欧体“弗”“井”“典”“闻”、颜体“润”“阁”欧体取势挺拔内擫,在竖画书写上尤为明显。其竖画多与字心呈向背之势,尤其是当左右两竖同时在一字中出现时,多呈内擫之态。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中道:“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得于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古帖之异于后人者,在善用曲。”又曰:“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能辨曲直,则可以意求之有形质无形质之间,而窥见古人真际也。”“唐贤真书,以渤海为最整。”“然其飞翔跳荡,不殊草势,筋摇骨转,牵掣玲珑,实有不草而使转纵横之妙。”观“弗”“井”“典”“润”“闻”诸例字中的竖画,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弯或直,用笔遒劲挺拔且极富动感,像个英武的战士,挺直胸膛背对背站立,坚硬紧实,使整个字呈现出既稳健又潇洒的姿态。可见,书法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同的笔势表达会带来书写字迹的不同审美韵味。如所举颜真卿的“润”“阁”两字的竖画呈现出环抱、外扩之态势,与欧体的左右两竖向内收束、形成内擫之势的竖画正好相反,有着不同的美感与意象。(图4)

墓志,颜体,欧阳,书法


传卫铄《笔阵图》中谈竖当如“万岁枯藤”,比拟竖画要书写得苍劲坚韧,曲中见直,不可纤弱,也不可僵硬。欧阳询竖画运笔凝重,挺拔坚实。当我们临写其竖画时,要用笔沉着,控制运笔速度,缓缓而行,避免轻滑。宜知书法中的用笔“太缓则无筋,太急则无骨”,“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行笔要如锥画沙一般,突显用笔的“涩”与“势”。如“郡”“神”“性”“重”诸例字中的修长竖画,书写得劲拔俏挺。诚如虞世南所言:“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笔髓论》)清刘熙载说“起笔欲斗峻,住笔欲峭拔,行笔欲充实”,可谓识得用笔之道。赏味《张黑女墓志》“中”“年”两字之峭拔劲健的竖画,我们或可窥见欧体竖画爽净之缘由。(图3)图4 欧体“弗”“井”“典”“闻”、颜体“润”“阁”


本文编号:3105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05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