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中国古代哲学对书法审美的影响及毕业临创作品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9 02:43
  审美的主体对美的理解是有共性的,那么是什么左右了审美主体也就是人对于美丑的评判标准呢,人的阅历、思维、眼界、社会关系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起着传承作用的书法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对它的影响是无疑的。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入世品格——"推天道以明人事"。这种入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对于美的标准的自然判断及对美感的追求。审美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即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无功利的情感关系。受着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以他特有的强大的教化与感染力,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我国各个朝代的文化的各个领域,包含对书法的审美。书法所追求的方圆、中和、气韵流转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互生发,与道学、玄学、理学的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仅存在于历代书家的修养与创作之中,也促成了中国书法美学观点的形成。因此研究书法不能忽视道学、儒学、理学等哲学思想支柱对中国书法审美产生的深远影响。细分起来,中国古代哲学派系庞杂,可谓百家争鸣。先秦哲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对书法的审美影响最为突出。具体来讲书法的审美大致包含:点画审美、结体审美、章法审美与意境审美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分则万殊,合则...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古代哲学对书法审美的影响及毕业临创作品的思考


《多宝塔碑》临写日课局部书于2017年

楷书


楷书《心经》局部书于2018年

文徵明,太乙,尺寸,临习


第 2 章 因时相传的结字意之中不自觉的带有隶书波折的韵味,他的该就是时尚与复古的融合了吧。这种融合竟体看起来厚重而沉稳。越临越觉的爱不释手难的是象外之意。王宠的小楷师法钟繇,将王的技法,厚重之间见飘逸。摇摆之间,趣后的临习思索,聊聊数言并不能概述研究生。希望自己今后在临习创作时可以多思考一临写创作三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晋尚“韵”看王羲之书法的中和美[J]. 梁达涛.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06)
[2]书法点画形态所体现的中和之美[J]. 方智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7)
[3]美术欣赏心理分析[J]. 包金臣.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3)
[4]老子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J]. 赵国惠.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5]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自觉与道教的关系[J]. 黄勇.  宗教学研究. 2003(04)
[6]爻符八卦——书法艺术之祖源[J]. 李光德,易福平.  书法艺术. 1997(04)
[7]理学范畴中的美学内涵及其理论特色[J]. 潘立勇.  孔子研究. 1996(03)
[8]“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中国古典美学札记(1)[J]. 王柯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04)
[9]儒家思想对书法审美的影响[J]. 陈梗桥.  齐鲁学刊. 1995(03)
[10]朱子美学及其艺术哲学[J]. 潘立勇.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1)

博士论文
[1]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 刘红红.暨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晋书尚韵与宋书尚意比较研究[D]. 石国强.河南师范大学 2014
[2]项穆书法“中和”美学思想研究[D]. 刘善军.渤海大学 2012
[3]宋代理学语境中的宋代美学[D]. 崔海英.山东大学 2005
[4]中国书学的“象”论体系[D]. 姜勇.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0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