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碑学脉络中的周作人——兼论他的同时代人

发布时间:2021-04-21 18:15
  清季以来考古学、碑学的不断兴盛,使得书法取法对象不断扩大,最终改变了千年以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晚清以降,西方人和日本人参与了中国的考古活动,和对中国美术史的撰写,他们把美术的范畴从原来的书法绘画扩展到了金石学领域,以及20世纪前后发现的西北简牍和敦煌经卷,从而改变了民国以来中国知识人对美术的理解。本论文把周作人放在清季以来碑学的发展脉络中,梳理他的访碑校碑工作和藏鉴金石拓片的日常生活,检视他与朋侪间的金石书画往来,在碑学谱系中重构他与晚明文人的亲和关系,并且以沦陷时期周作人与碑学谱系的关联性,探讨他的传统观以及出处进退的态度,来阐明文类杂糅的周作人其思想与审美观形成的源头,同时指出以跨文化阐释为路径来诠释周作人及其同时代人的必要性。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从碑学1初兴谈起
二、收藏碑拓、辑校碑刻:“向下渗”的地方性知识
三、与朋侪共享的“精神货币”
四、与碑学一脉晚明文人的亲和性
五、沦陷下:非溯其源,处处是障碍
结语:周作人的“文类杂糅”与复古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在日本的接受和影响——以中村不折为中心[J]. 佐佐木佑记,程俊英.  中国书法. 2019(04)
[2]周作人印章中的趣味、学问、交往和政治[J]. 陈言.  新文学史料. 2019(01)
[3]印章和书法里的周作人书斋[J]. 陈言.  鲁迅研究月刊. 2018(10)
[4]拓片上的记忆——鲁迅和周作人的兄弟情[J]. 夏晓静.  鲁迅研究月刊. 2010(06)



本文编号:3152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52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