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学》看民国后期书学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1-05-06 15:46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局势极不稳定,但是文艺期刊的出版数量却并未减少。创刊于1943年7月的《书学》杂志,本着“阐扬中国书学,推动书学教育”的办刊宗旨,为中国的书学教育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书学》作为整个民国时期稀有而专业的关于书学教育研究的刊物,不仅参与人员庞大,而且汇集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刊物中30余篇有关书学教育的研究和论述,为我们呈现了民国后期书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质和内容:一是以普及书法为首任,兼顾提高。研究者非常重视中小学书学教育,对范本选择、教材编撰、学书次第、基础技法教学等各内容,都有全面、细致的探讨;同时强调书学研究的全面拓展,为高等书学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普及教育,不仅注重实用层面,同时渗透着艺术审美层面的诉求。二是广泛汲取,兼容并包。研究者倡导在碑帖兼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取法范围和书学视野;同时汲取西方科学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对书学教育作出新的思考;三是格外注重书学之外的其他学问功底,强调学书者应该具备深厚的学识涵养。通过梳理《书学》相关论文的内容、观点,有助于理解民国后期的书学教育思想,进而认识此期书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同时也为我们现在...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念界说及研究现状综述
1.1.1 关于民国分期的问题
1.1.2 对于“书学”的理解
1.1.3 民国书学教育研究综述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 民国后期书学教育的背景
2.1 民国教育背景下的书学教育
2.2 民国书学发展与书学教育的关系
3 《书学》反映的民国后期书学教育思想
3.1 以普及书法为首任,兼顾提高
3.1.1 注重对中小学初等书法普及教育的研究
3.1.2 致力于书学专业理论构建与高等书学教育的研究
3.1.3 注重普及教育过程中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3.2 广泛汲取,兼容并包
3.2.1 打破传统,碑帖结合
3.2.2 传统书学方法与西方科学精神的融合
3.3 注重书学之外的其他学问功底
4 《书学》对当代书学教育的影响及对本人书法创作的启示
4.1 对“书法美学”的进一步探讨
4.2 书学教育理论的体系构建
4.3 对本人书法创作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书法创作作品
作者简历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沈尹默习碑的美学建构[J]. 蒙建军. 中国书法. 2018(12)
[2]二十世纪前期的科学、美术与书法[J]. 白锐. 中国书法. 2017(04)
[3]民国书学的审美进向[J]. 杨明刚. 中国书法. 2017(04)
[4]在“科学”与“书学”之间——20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学术反思[J]. 祝帅. 美术观察. 2012(07)
博士论文
[1]民国书法出版物研究[D]. 朱艳萍.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民国书法社团研究(1912-1949)[D]. 李阳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硕士论文
[1]《书学》杂志研究[D]. 乌莹君.南京艺术学院 2013
[2]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法教育研究[D]. 姜贤俊.重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2192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念界说及研究现状综述
1.1.1 关于民国分期的问题
1.1.2 对于“书学”的理解
1.1.3 民国书学教育研究综述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 民国后期书学教育的背景
2.1 民国教育背景下的书学教育
2.2 民国书学发展与书学教育的关系
3 《书学》反映的民国后期书学教育思想
3.1 以普及书法为首任,兼顾提高
3.1.1 注重对中小学初等书法普及教育的研究
3.1.2 致力于书学专业理论构建与高等书学教育的研究
3.1.3 注重普及教育过程中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3.2 广泛汲取,兼容并包
3.2.1 打破传统,碑帖结合
3.2.2 传统书学方法与西方科学精神的融合
3.3 注重书学之外的其他学问功底
4 《书学》对当代书学教育的影响及对本人书法创作的启示
4.1 对“书法美学”的进一步探讨
4.2 书学教育理论的体系构建
4.3 对本人书法创作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书法创作作品
作者简历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沈尹默习碑的美学建构[J]. 蒙建军. 中国书法. 2018(12)
[2]二十世纪前期的科学、美术与书法[J]. 白锐. 中国书法. 2017(04)
[3]民国书学的审美进向[J]. 杨明刚. 中国书法. 2017(04)
[4]在“科学”与“书学”之间——20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学术反思[J]. 祝帅. 美术观察. 2012(07)
博士论文
[1]民国书法出版物研究[D]. 朱艳萍.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民国书法社团研究(1912-1949)[D]. 李阳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硕士论文
[1]《书学》杂志研究[D]. 乌莹君.南京艺术学院 2013
[2]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法教育研究[D]. 姜贤俊.重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2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721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