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视域下王羲之书论体系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1-05-07 19:25
汉末至魏晋二百余年是中国书法由古拙向"新妍"渐变,奠定以王羲之为宗的书法审美体系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玄学发展成为一门容纳儒学、道学、刑学、名学等思想,成为热点思潮的时期。玄学的兴起与发展为书法审美自由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土壤。这二百余年间,书论成为书法与玄学之间的桥梁,在历经钟繇、卫氏家族和王氏家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完善后,王羲之"尚意"书法理论体系终于形成。可以说,以玄学为意识形态基调的魏晋社会,造就了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的"新妍"面貌;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又以其在书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促进了魏晋玄学理念历久弥新。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2020,(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汉魏之际———“刑名”“玄论”与钟繇
(一)刑名之学与玄学
(二)“刑名”“玄论”与颍川钟氏
(三)“洛下新风”与钟繇的书论观
二、西晋之时———玄学大兴与河东卫氏
(一)西晋玄学成因概述
(二)玄学思潮影响下的河东卫氏
(三)玄学之兴与卫门书学
三、东晋之时———王羲之书论体系的发端
(一)儒学复兴与王氏门风
(二)王廙的书画理论观对王羲之的影响
(三)卫铄书论观的承上启下之功
(四)王羲之书法理论体系中的承玄“马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独特政治格局解读[J]. 田余庆. 领导科学. 2015(34)
[2]论刑名之学[J]. 祝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3]刑名学与中国古代法典的形成——以清华简、《黄帝书》资料为线索[J]. 王沛. 历史研究. 2013(04)
本文编号:3173931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2020,(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汉魏之际———“刑名”“玄论”与钟繇
(一)刑名之学与玄学
(二)“刑名”“玄论”与颍川钟氏
(三)“洛下新风”与钟繇的书论观
二、西晋之时———玄学大兴与河东卫氏
(一)西晋玄学成因概述
(二)玄学思潮影响下的河东卫氏
(三)玄学之兴与卫门书学
三、东晋之时———王羲之书论体系的发端
(一)儒学复兴与王氏门风
(二)王廙的书画理论观对王羲之的影响
(三)卫铄书论观的承上启下之功
(四)王羲之书法理论体系中的承玄“马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独特政治格局解读[J]. 田余庆. 领导科学. 2015(34)
[2]论刑名之学[J]. 祝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3]刑名学与中国古代法典的形成——以清华简、《黄帝书》资料为线索[J]. 王沛. 历史研究. 2013(04)
本文编号:3173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739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