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书法的勃兴对书法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5-19 22:34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长河中,宋朝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宋代书法名家辈出,这其中不乏女性书法家,其书风影响深远。据相关数据统计,见于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宋代女性书法家人数占整个古代女性书法家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女性书法家有上到宫廷名媛、下至青楼女子,类型多,特点明显。宋代女性书法家数量之大、社会阶层范围之广,这种现象在中国整个历史文明进程中都是罕见的,研究宋代女性书法的勃兴原因,以及宋代女性书法家类型特点,对今天书法学习和书法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论文的内容是以宋代作为历史背景,以宋代女性书法家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宋代女性书法勃兴的社会原因,分析宋代女性书法家类型特点,并阐述宋朝女性书法的勃兴对当今书法学习和书法教育的启示,文章除了摘要和绪论外,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宋代女性书法勃兴的原因。以宋代经济的繁荣、帝王的推行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发展三面进行论述。首先经济方面,从农业、手工业、市民经济、海外贸易等方面阐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宋代女性从事书法创作勃兴的影响。由于宋代经济的繁荣发展,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需求强烈,从而带动了文...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女性书法勃兴的原因
(一)经济的繁荣
(二)帝王的重视与推行
(三)文化教育的普及
二、宋代女性书法家类型特点
(一)宫闱女性书法家
(二)名媛女性书法家
(三)民间女性书法家
(四)名妓书法家
三、对书法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一)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二)对书法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女性书家管窥[J]. 王新利. 中国书法. 2017(06)
[2]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 倪文东,陈思,高文兴,杨杰,李伟. 中国书法. 2016(04)
[3]校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未来期许[J]. 谢剑雄. 教育. 2015(02)
[4]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J]. 盛敦荣. 中国发展. 2014(02)
[5]书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J]. 盛敦荣. 中国发展. 2013(03)
[6]书法教育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传承与发展[J]. 盛敦荣.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3)
[7]书法教育的时代挑战与现实应对[J]. 李亮,周彦. 课程·教材·教法. 2012(11)
[8]宋代女性书法文化探略[J]. 常春. 理论导刊. 2012(01)
[9]近十余年来宋代女性史研究探述[J]. 付海妮. 贵州文史丛刊. 2005(04)
[10]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J].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硕士论文
[1]民国女子书法风格遒美化成因研究[D]. 袁帅.南京大学 2014
[2]朱淑真女性意识研究[D]. 唐燕玲.温州大学 2014
[3]女性书法的艺术特色[D]. 韩笑.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琳达·诺克林女性主义艺术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实践[D]. 郑秋.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6554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女性书法勃兴的原因
(一)经济的繁荣
(二)帝王的重视与推行
(三)文化教育的普及
二、宋代女性书法家类型特点
(一)宫闱女性书法家
(二)名媛女性书法家
(三)民间女性书法家
(四)名妓书法家
三、对书法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一)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二)对书法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女性书家管窥[J]. 王新利. 中国书法. 2017(06)
[2]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 倪文东,陈思,高文兴,杨杰,李伟. 中国书法. 2016(04)
[3]校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未来期许[J]. 谢剑雄. 教育. 2015(02)
[4]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J]. 盛敦荣. 中国发展. 2014(02)
[5]书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J]. 盛敦荣. 中国发展. 2013(03)
[6]书法教育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传承与发展[J]. 盛敦荣.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3)
[7]书法教育的时代挑战与现实应对[J]. 李亮,周彦. 课程·教材·教法. 2012(11)
[8]宋代女性书法文化探略[J]. 常春. 理论导刊. 2012(01)
[9]近十余年来宋代女性史研究探述[J]. 付海妮. 贵州文史丛刊. 2005(04)
[10]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J].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硕士论文
[1]民国女子书法风格遒美化成因研究[D]. 袁帅.南京大学 2014
[2]朱淑真女性意识研究[D]. 唐燕玲.温州大学 2014
[3]女性书法的艺术特色[D]. 韩笑.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琳达·诺克林女性主义艺术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实践[D]. 郑秋.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965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