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间与承担使命的陕甘宁边区书法文化
发布时间:2021-06-23 14:40
陕甘宁边区书法具有传统性、人民性和现实性的特质。20世纪中国文化产生过强烈的现代化诉求,在某些层面曾发生过较为激进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上急于求成的"骤变"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露。在陕甘宁边区,具有维系文化功能的书法,由传统渐入现代的发展模式对当下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陕甘宁边区书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拘囿于传统,打破了传统书法被知识精英所垄断的局面,让书法走出文人雅士的书斋,成为群众参与的一种文化形式。陕甘宁边区书法在实践中紧贴时代、记录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的传统,承载着陕甘宁边区新的文化。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转化:传统文化赓续研究[J]. 张加才,牛思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供给制与延安文学:从个人走向集体[J]. 田松林.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丝绸之路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兼及“丝绸之路艺术学”刍议[J]. 程金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略论书法[J]. 李泽厚. 江苏教育. 2016(45)
[5]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J]. 李继凯. 书法. 2013(12)
[6]翰墨丹青铸军魂——新中国军事文化书法要论[J]. 李兵. 中国书法. 2013(08)
[7]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J]. 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8]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J]. 李继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9]“新国学”论纲(上)[J]. 王富仁.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1)
[10]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题词略论[J]. 陈进波,庆振轩. 兰州大学学报. 1993(04)
本文编号:3245124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转化:传统文化赓续研究[J]. 张加才,牛思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供给制与延安文学:从个人走向集体[J]. 田松林.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丝绸之路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兼及“丝绸之路艺术学”刍议[J]. 程金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略论书法[J]. 李泽厚. 江苏教育. 2016(45)
[5]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J]. 李继凯. 书法. 2013(12)
[6]翰墨丹青铸军魂——新中国军事文化书法要论[J]. 李兵. 中国书法. 2013(08)
[7]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J]. 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8]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J]. 李继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9]“新国学”论纲(上)[J]. 王富仁.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1)
[10]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题词略论[J]. 陈进波,庆振轩. 兰州大学学报. 1993(04)
本文编号:3245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4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