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孤神独逸—马一浮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9:24
  马一浮是精通儒、释、道三昧的一位大学者,不仅以学问、诗文名噪一时,更以才德学养风标一世,就其成就而言,远非时贤所能及。对于书法,马一浮自童而好之直至老年,乐此不疲,他的书法是学者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深厚的学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学者,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书学思想虽未有专门著作,却有着系统的思维体系;其书学实践用力极勤,兼善金文、小篆、分隶、章草、真、行各体,透出深湛的临池功力。研究马一浮的书学理念,结合其书学实践以及对历代碑帖的解读与鉴赏,对当代以至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将是十分重要且有价值的课题。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马一浮的生平及交游,他天资聪敏,记力过人,早先治考据,后游学西方,归国后穷研国学,知其中得失而返归儒学,深研六艺。其治学方法是博学约取,治学思想以进德为本,其于近世学人中的地位是有口皆碑的,谢无量、李叔同等对其均称誉有嘉,并与之交好。第二部分梳理马一浮的书学思想,其书学理论主要见于他的书画题跋中,内容涉及碑帖考证与鉴赏、临池心得、书学见解等,有着明确的书学观念,包含“无一笔无来历”的“尚古”书学思想与“以礼乐喻书”的审美思想。马一浮的书学思想源于其治学思想,方法亦是...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孤神独逸—马一浮书法研究


谢无量致马一浮信札

华严,弘一法师,碑帖,行草书


马一浮与谢无量行草书皆取法于魏晋,碑帖兼融,⑨丁敬涵,《马一浮书论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图 1-3 弘一法师作《华严集联三百》马一浮题签

信札,京报,宣统元年,孙中山


瘗鹤铭》残刻予以临摹。宣统元年(1909 年),谢北京办京报,跟从孙中山做秘书。此后两人便聚少离间。1941 年谢无量赠与马一浮唐人严武书《南龛碑图 1-2 马一浮致谢无量信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艺证道 马一浮书法述评[J]. 陈纬.  收藏家. 2015(12)
[2]马一浮书论思想刍议[J]. 汪永江.  中国书法. 2015(01)
[3]马一浮:别求势韵晋唐外[J]. 俞建华.  中国书法. 2013(07)
[4]六艺精神的审美意蕴——马一浮美育思想述评[J]. 许宁.  孔子研究. 2010(02)
[5]雅逸之趣——评马一浮书法[J]. 史爱兵.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6)
[6]“从习气中解放出来”——马一浮儒学的系统性格及其旨要[J]. 罗义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7]从马一浮的书论看其书法风格及由来[J]. 丁敬涵.  书法之友. 2002(07)
[8]一代硕儒 书苑高人——马一浮书法艺术略论[J]. 云遐.  书法之友. 2001(04)
[9]总角之交谢无量——马一浮与书画名家交往散记(一)[J]. 丁敬涵.  中国书法. 1996(06)
[10]马一浮先生书法艺术[J]. 杜巽.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01)

硕士论文
[1]马一浮书风研究[D]. 孟书明.河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65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65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