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乡纯造《松石山房印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6:15

  本文关键词:乡纯造《松石山房印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明治时期编撰而成的《松石山房印谱》及编撰者乡纯造(1825—1910)为中心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印谱中所收古印的来源、选择收录的标准、所录古印的史料价值、印谱序跋的题写背景、题写序跋的人物及题写的原因为切入点,窥视此印谱对中日印学交流的意义及带来的影响。文章分为四个章节。前三章在印谱编撰的时代背景及乡纯造生平考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日本印学史上第一部集中国古印谱——《松石山房印谱》。第四章以前三章的研究为立足点,着重探讨中日印学之间的交流问题。文章从两个角度进行探绎:第一,《松石山房印谱》文本研究。首先解决印谱版本问题,确定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的《松石山房印谱》正续编为最优版本,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印谱中古印收录的选择标准有四,一是“以印证史”的学术思想;二是以复古思想为指导;三是以其他印谱所收为先;四是受中井敬所、万庵三兼、圆山大迂等印谱校识人影响。继而解决印谱所录古印的来源、成书过程、印谱的编撰体例及举目总纲问题。最后通过印作本身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以及乡纯造对印作考证所附带给印谱的史料价值等两个方面阐释出印谱所录古印的价值;第二,《松石山房印谱》序跋研究。通过对序跋题写背景及序跋题写人概况研究,探绎序跋题写的原因。通过对序跋整理,阐释序跋中的印学思想。第四章以前三章的研究为立足点,窥探《松石山房印谱》对日本印谱、印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印学的传播意义。并运用比较研究法,比较中日在江户、明治时期印学的发展脉络及学术背景,阐释中日印学发展过程中印风的异同。另外,文章以《松石山房印谱》为着眼点,关照文人印谱在特定历史语境下所特有的时代意义,并藉此审视日本印学在江户末期到明治初期与中国印学的依附—独立—依附的关系。进而推动中日印学交流史研究向更深处掘进。
【关键词】:乡纯造 松石山房印谱 序跋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12
  • (三)研究方法12
  •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2-15
  • 一、《松石山房印谱》编撰背景及乡纯造生平考略15-24
  • (一)《松石山房印谱》编撰的时代背景15-20
  • (二)乡纯造生平考略20-24
  • 二、《松石山房印谱》文本研究24-38
  • (一)《松石山房印谱》的产生24-34
  • 1.《松石山房印谱》古印收录的选择标准25-28
  • 2.《松石山房印谱》所录古印的来源及成书过程28-31
  • 3.《松石山房印谱》编撰体例及举目总纲31-34
  • (二)《松石山房印谱》所录古印的史料价值34-38
  • 三、《松石山房印谱》序跋研究38-57
  • (一)《松石山房印谱》序跋作者及题写原因探绎39-52
  • 1.《松石山房印谱》序跋题写背景40-42
  • 2.《松石山房印谱》序跋作者概况42-52
  • (二)《松石山房印谱》序跋中的印学思想52-57
  • 四、《松石山房印谱》对中日印学交流的意义57-81
  • (一)《松石山房印谱》对日本印谱、印学研究的影响58-65
  • (二)《松石山房印谱》对中国印学的传播意义65-67
  • (三)通过《松石山房印谱》比较中日印学发展过程中印风的异同67-69
  • (四)《松石山房印谱》影响下的学术论著考订69-81
  • 1.《随意儕雅集录》70-71
  • 2.《松石山房遗爱百美名印谱》71-74
  • 3.《松石山房铜印考》74-75
  • 4.《法眼居印赏》75-76
  • 5.《随意庄印剩》76-77
  • 6.《印谱考略》77-81
  • 参考文献81-8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麟;;《松石斋图》中国画[J];美术;2012年07期

2 孙宛平;松石图(中国画)[J];新美术;1990年04期

3 ;松石欣赏[J];中老年保健;2013年11期

4 李博生;;创作“人之初”的反思[J];中国宝玉石;1991年04期

5 陆华;;从松石斋到松风亭 宋文治二三事[J];东方收藏;2014年02期

6 武当;;贡米皇酒飨来客 松石黄玉美名扬[J];旅游;2014年01期

7 刘文科;;松石情——著名画家崔松石先生仙逝有感[J];黄河之声;2011年17期

8 王卓然;;山水艺术的小景——北宋前期松石画[J];艺术市场;2013年25期

9 杨庚新;;新的征程——写在“纪念梁树年先生诞辰95周年松石友山水画展”开幕前[J];中国美术馆;2006年11期

10 马春秀;;永康松石[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湖北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 何松;走近中国古老名玉绿松石[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匡国友 刘锋;课堂宣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N];中国黄金报;2010年

3 何松;中国古老名玉绿松石[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窦毅;三和松石如何解决扩张管理之困[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5 李轰;怎样画好松、石[N];中国老年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玉豪;乡纯造《松石山房印谱》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乡纯造《松石山房印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