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冯建吴书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3:28
  冯建吴作为吴昌硕先生的“再传弟子”,在诗书画印等领域皆取得卓越成就,对二十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冯建吴不但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在艺术创作上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树立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艺术人才,是学者型书画家的杰出代表。本文主要围绕冯建吴的书法艺术和自身的书法创作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为绪论,分三个小节,分别从问题的提出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叙述。第二章从冯建吴书法艺术入手,分为四个小节:(一)冯建吴书法风格产生的时代背景。冯建吴的书法明显受到时风影响,处在打破书体界限、进行书体融合的特定书法阶段。(二)冯建吴书法风格源流与形成过程。冯建吴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以篆隶融合行草为风格的书法作品,属于对“破体”的进一步发展。为追根溯源,本小节将对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书家作品进行梳理,对“破体”书法的概念、艺术特征以及传承和发展进行论述,再结合冯建吴个人学书的师承渊源,阐明其书风的形成过程。(三)冯建吴书法艺术特征。这一小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其一,冯建吴的诗词、绘画对其书法风格的影...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冯建吴书法艺术研究


王羲之《初月帖》

书法,书法家,中国书法,草书


“破体”进行论述说明。最早提出“破体”书法理论是在唐代徐浩《论书》一书中,其中对王献之书法进行赏评,首创“破体”一说。因此,“破体”书法明确在书法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二王父子。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其主要历史贡献在于对书体的开创性革新和确定“晋韵”的审美原则,变“古体”为“今体”。其实在王献之之前,王羲之已经成功的进行“破体”改造,《初月帖》(图2.1)作为王羲之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是行书和草书的完美结合,生动准确的诠释了“破体”书法一词。图2-1王羲之《初月帖》图2-2王献之《廿九日帖》Fig2-1WangXizhiCalligraphyFig2-2WangXianzhiCalligraphy

书法,书法家,中国书法,草书


“破体”进行论述说明。最早提出“破体”书法理论是在唐代徐浩《论书》一书中,其中对王献之书法进行赏评,首创“破体”一说。因此,“破体”书法明确在书法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二王父子。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其主要历史贡献在于对书体的开创性革新和确定“晋韵”的审美原则,变“古体”为“今体”。其实在王献之之前,王羲之已经成功的进行“破体”改造,《初月帖》(图2.1)作为王羲之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是行书和草书的完美结合,生动准确的诠释了“破体”书法一词。图2-1王羲之《初月帖》图2-2王献之《廿九日帖》Fig2-1WangXizhiCalligraphyFig2-2WangXianzhiCalli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入古出新 浑朴绝伦——论岭南篆刻家丁衍庸的肖形印[J]. 杨帆.  书法教育. 2019(01)
[2]中小学书法教育散谈[J]. 金丹.  江苏教育. 2016(45)



本文编号:3331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331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