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楼兰简纸文书看早期“今体”的形成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0 14:36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晋时期十分特殊,纷乱的时局,为书体演进提供了活跃的思想环境,推进书法艺术发展。本文以楼兰简纸文书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楼兰对士族书法成果的接受,突出此地书法具有先进性,同时重点阐述三国、西晋到东晋时间段,早期“今体”的主要特征及演进发展过程,为东晋“今体”的成熟提供实证,表明楼兰简纸文书发掘出土的重要性。本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主要介绍楼兰简纸文书发掘状况,分别统计四个探险队获得文书状况,最后进行综述、重点分析文书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第二章节主要论述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人名”系列文书,如“张济逞文书”“王彦时文书”“李柏文书”;第三章通过楼兰《急就章》与孔纸31.7内容“繇顿首顿首”、“为人登”,阐述楼兰地区对士人书法的接受,表明楼兰地区对于先进文化的积极接受;第四章主要叙述楼兰地区早期“今体”的书体面貌,通过与其他地域书风的比较,得出楼兰地区书法的先进性,说明东晋“今体”书风的发展、成熟,说明楼兰简纸文书即为各书体演进过程提供佐证,具有特殊意义。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从楼兰简纸文书看早期“今体”的形成发展


8孔纸31.1a

草书,今草,楼兰,草稿


从楼兰文书看书体演变352、楼兰草书书体演变——早期“今草”“草”,本是草创、草率、草稿之义,含有初步、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在字体方面,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是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但狭义的、或说是当作一种专门的字体名称,则是汉代才有的。75秦国古文的潦草书写,有与后来的草书相似的写法,而这种写法只作为一种现象存在。草书的形成是在隶书形成之后,这些75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34页孔纸9.1a图(15)孔纸22.13图(16)马纸259图(17)

冠军,字形,楼兰


从楼兰文书看书体演变37文字不可识,其中有很多笔画简化、合并笔画的情况出现。单字内笔画联系“”、“”,字与字之间产生关系,出现字组“”、“”,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面貌,使整张文书有行气贯穿,但与张芝草书图(20)相比,行气减弱很多,但此作可能为伪作,就书写材料,楼兰简纸文书为小张残纸图(19),为“小草”,张芝《冠军贴》为石刻拓本,真迹书写材料无从知晓,为“大草”,不可比较,此处不作过多阐述。楼兰今草在书体,章法的演变过程中,变章草扁方字形为正方或长方字形,字形外轮廓、字内空间多变,图(19)中“且烧奴至虽不”由扁宽字形到“奉命足”瘦长字形,再到“所履夏暑”扁宽字形的变化;笔画收放关系夸张,字形大孝轻重对比强烈,图(19)第一列与第二、三列的对比。虽然章草向今草过渡较明显,但仍稍参章草意,图(18)中“近”、图(18)图(19)第二字“月”。索靖《月仪帖》图(18)孔纸25.1图(19)张芝《冠军贴》图(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楼兰简牍残纸与王羲之书法[J]. 汪海权.  书画艺术. 2011(01)
[2]楼兰简牍残纸与王羲之书法[J]. 姚宇亮.  书法赏评. 2009(03)



本文编号:3334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334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