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宋代书法“尚意”说
发布时间:2021-09-15 18:19
<正>宋人以笔墨作佛事,将书画等艺术创作视为参禅悟道的手段。不论是参禅还是学书,都务必经过长期熏习和苦修,才能达到刹那的自悟。在禅学修行上,渐修与顿悟本不对立,而书法学习更是必经不断反复、艰苦训练的过程。宋代书法"尚意"说由来已久,最广为人知的即清代梁巘的《评书帖》:"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从宋人书论中可以看到,"意"的含义在宋代得到了全面的深化。禅宗思想在北宋中后期的士大夫圈子里炙手可热,文人乐于读经、谈禅,喜与禅僧交往,甚至参禅悟道,禅宗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反映到文学艺术上来。书法理论中的"我书意造""无法之法""无意"与"忽得",与禅宗"即心即佛""非法非非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396560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396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3965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