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毕业创作《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
发布时间:2021-10-01 23:0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真实与独具匠心,是艺术作品在造化领域的提升。毕业创作《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主要表现印章石的“苍润”这一特点。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作品的研究缘起是来自对印章石的纹理的好奇,进而引发在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水墨相结合这一观念的研究价值;第二章讲述了创作灵感来源于“外石造化”,并且对于章料的纹理进行自身的解读,将其粗犷、细腻等自然性用绘画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章讲述了在形式语言上保持传统水墨韵味的审美特质,运用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法相结合。在创作理念、素材、构成形式、造型手法、意境表现、展示方式等方面进行较为成熟的探索实践;第四章讲述了在创作过程中领悟了当代水墨与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观点在绘画当中的运用,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由性的创作心态。艺术的完美与否不在于被表现对象的完整与残缺,这一点上,东西方的感受是相通的。当我们回头来审视那些印章石时,有的章料已经残破,有的画面已经剥蚀。然而作为艺术,它所蕴含的内容和表现出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印章素材图片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一)研究缘起在创作学习之余,对印章石纹理的好奇,进一步提升了对印章石文化的揣摩。印章(如图1-1),古称玺,是一种凭证信物。许慎《说文解字》说,“印,执政所持信也”[1],它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为国人所普遍使用。自秦以后,玺印成了权力的象征。并规定天子用印称玺,其材为玉。官吏和百姓则称印,印章制度更为明确。图1-1印章素材图片(二)研究价值Frigure1-1Sealmaterialpicture在弘扬和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神基础上,通过现实与想象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审美内涵的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绘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与学习有所帮助,也对以后绘画创作研究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进而在对传统民间艺术和当代水墨画的深入挖掘与提升方面起到可延续的应用价值。二、研究综述在延续传统之上,当代水墨画审美内涵的表达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法。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其共有的一些特质很明显,用不同的墨色相碰撞,与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将自身的情感在画面中展现出来,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艺术表现。用具象作为载体,与传统绘画相结合,也传达了一种时代创新下的实践性艺术探索。如米芾、朱雅梅,吴冠中(如图1-2)等。图1-2《美国大峡谷》吴冠中Frigure1-2TheGrandCanyonofAmericaWuGuanzhong
第二章《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3第二章《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一、灵感的来源(一)外“石”造化中国画讲究诗、书、画、樱平时在章料的选择中,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对章料进行审美价值的探索(如图2-1)。印章石的章料选择时寿山石首当其冲。寿山石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它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艺术熏陶,形成既富有浓厚民族风格,又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在其余千年漫长的各个发展历史时期,涌现出众多的雕刻艺术家,创造出无数的石雕珍品,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闽江下游的先民们,就开始利用居住地附近山上的寿山石制造出石镞、石鎜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虽然这些石器还算不上是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但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始人的审美观念,并为寿山石石雕艺术的诞生开创了先河。据考证,寿山石雕艺术大致萌发于闽人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世代相传,连绵不断,每个历史阶段的寿山石雕,都从品种、造型、纹饰乃至记忆等各个方面,突出的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时又与寿山石雕的独特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图2-1《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一Frigure2-1Aseriesof"DanQingMiaoXiangknockonStoneHeart"(二)“石心”那么何为“石心”呢?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对印章石的进行文化的揣摩,发现章料的纹理有的细腻且温柔,有的粗犷且粗糙,有的将“苍润”表现得淋漓尽致。揣摩一段时间后,进行创作时将章料的纹理用绘画语言的方式将其整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画的构成审美意蕴[J]. 产婵.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4)
[2]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分析[J]. 马骥.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2)
[3]“移位”的介入——试论当代艺术中的空间逻辑[J]. 郑娜. 艺术工作. 2019(05)
[4]“不似之似”的审美内涵及其现代启示[J]. 张学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5]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也谈山水画的创新[J]. 孙文忠. 国画家. 2005(03)
本文编号:3417509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印章素材图片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一)研究缘起在创作学习之余,对印章石纹理的好奇,进一步提升了对印章石文化的揣摩。印章(如图1-1),古称玺,是一种凭证信物。许慎《说文解字》说,“印,执政所持信也”[1],它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为国人所普遍使用。自秦以后,玺印成了权力的象征。并规定天子用印称玺,其材为玉。官吏和百姓则称印,印章制度更为明确。图1-1印章素材图片(二)研究价值Frigure1-1Sealmaterialpicture在弘扬和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神基础上,通过现实与想象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审美内涵的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绘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与学习有所帮助,也对以后绘画创作研究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进而在对传统民间艺术和当代水墨画的深入挖掘与提升方面起到可延续的应用价值。二、研究综述在延续传统之上,当代水墨画审美内涵的表达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法。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其共有的一些特质很明显,用不同的墨色相碰撞,与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将自身的情感在画面中展现出来,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艺术表现。用具象作为载体,与传统绘画相结合,也传达了一种时代创新下的实践性艺术探索。如米芾、朱雅梅,吴冠中(如图1-2)等。图1-2《美国大峡谷》吴冠中Frigure1-2TheGrandCanyonofAmericaWuGuanzhong
第二章《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3第二章《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一、灵感的来源(一)外“石”造化中国画讲究诗、书、画、樱平时在章料的选择中,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对章料进行审美价值的探索(如图2-1)。印章石的章料选择时寿山石首当其冲。寿山石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它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艺术熏陶,形成既富有浓厚民族风格,又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在其余千年漫长的各个发展历史时期,涌现出众多的雕刻艺术家,创造出无数的石雕珍品,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闽江下游的先民们,就开始利用居住地附近山上的寿山石制造出石镞、石鎜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虽然这些石器还算不上是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但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始人的审美观念,并为寿山石石雕艺术的诞生开创了先河。据考证,寿山石雕艺术大致萌发于闽人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世代相传,连绵不断,每个历史阶段的寿山石雕,都从品种、造型、纹饰乃至记忆等各个方面,突出的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时又与寿山石雕的独特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图2-1《丹青妙香叩石心》系列一Frigure2-1Aseriesof"DanQingMiaoXiangknockonStoneHeart"(二)“石心”那么何为“石心”呢?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对印章石的进行文化的揣摩,发现章料的纹理有的细腻且温柔,有的粗犷且粗糙,有的将“苍润”表现得淋漓尽致。揣摩一段时间后,进行创作时将章料的纹理用绘画语言的方式将其整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画的构成审美意蕴[J]. 产婵.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4)
[2]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分析[J]. 马骥.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2)
[3]“移位”的介入——试论当代艺术中的空间逻辑[J]. 郑娜. 艺术工作. 2019(05)
[4]“不似之似”的审美内涵及其现代启示[J]. 张学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5]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也谈山水画的创新[J]. 孙文忠. 国画家. 2005(03)
本文编号:3417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4175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