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云间书派兴衰考论

发布时间:2017-05-24 14:01

  本文关键词:云间书派兴衰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课题以晚明云间书派的鹊起、传承和发展等情况的考察与阐论为主要内容。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云间书派的研究已日益深入,但是研究的现状也仅止于对云间书派整体轮廓的塑造。而对于最为关键的几个核心问题,比如云间书派的创始情形,云间书派鼎盛时期的书家数量,云间书派衰落的具体原因,等等,都还未见有深入的分析。 本文的重点便是要竭力理清云间书派的发展状况,力求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书法流派的面貌。基于此,笔者从明清文献与图版资料出发,统计了云间书派的成员数量,探讨了他们的书风特征与人物关系,取得的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以云间书派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等几位核心人物为中心,进一步梳理了和描绘了云间书派的框架和结构,并归纳总结出了云间书派的具体成员。阐述了他们的之间的交游和书法的传承等情况,丰富了云间书派的构成,以期能呈现出云间书派更为整体的面貌。第二,对云间书派兴起与衰落的内外因素作出初步考察。一方面,云间书派起代吴门书派于江南一带,缘于董其昌、陈继儒等人打破禁锢、大胆革新,云间书法迎来百年辉煌;随着董其昌等人的离世,云间书派也陷入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明代中叶以降,云间望族的兴盛培育了大量人才,成为晚明时期云间书派鼎盛发展的基础;而江南望族鼎盛的局面在明清易代之际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望族经济受到破坏,江南文人受到打压,江南望族的没落使得云间书派的人才继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于是衰落难免。因此,本文将影响艺术流派发展的外因,尤其是影响云间流派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云间书派 核心人物 具体成员 江南望族 时代鼎革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次6-8
  • 0 绪论8-14
  • 0.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8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8-12
  • 0.3 课题的研究路线、方法与成果12-14
  • 1 兰之生古,待人而馥——云间书派的鹊起14-26
  • 1.1 云间文人地域意识的树立14-16
  • 1.2 云间书派的定义16-17
  • 1.3 云间书派的先驱17-26
  • 2 托之毫翰,振起神理——云间书派的辉煌26-54
  • 2.1 云间书派的核心人物26-37
  • 2.1.1 莫是龙26-32
  • 2.1.2 董其昌32-34
  • 2.1.3 陈继儒34-37
  • 2.2 云间书派的追随者37-54
  • 2.2.1 云间籍的追随者37-44
  • 2.2.2 其余的追随者44-54
  • 3 董氏一笔,意在佣作——云间书派的衰落54-64
  • 3.1 艺术流派的发展规律54-55
  • 3.2 明清鼎革的动乱和政治迫害55-62
  • 3.2.1 鼎革的战乱——望族的衰亡55-60
  • 3.2.2 清初的政治迫害60-62
  • 3.3 晚明书法的多元化发展62-64
  • 4 云间书派的存在及价值64-67
  • 4.1 云间书派存在的时间64
  • 4.2 云间书派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价值64-67
  • 5 结论与展望67-69
  • 5.1 课题的研究结论67-68
  • 5.2 课题的后期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一:云间书派书家列表74-78
  • 附录二:莫是龙书画作品列表78-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勇刚;论云间地域与名门望族对云间派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朱爱娣;;论云间书派的发展特征[J];书法世界;2004年03期

3 黄`,

本文编号:390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90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