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头眩帖》考辨
发布时间:2024-03-31 07:48
王羲之《头眩帖》最早刻于北宋《绛帖》,学界关于此帖真伪一直存在争议。米芾等认定其为伪作。黄伯思等认为王羲之曾书此帖,但世传墨迹为后人所临。朱长文等认为此帖为真。本文从中医与书法两方面进行考证,发现帖中所载药材为外来植物,唐代始入《新修本草》;同时综合前人对于此帖论述,发现文末"羲之上"与潘师旦跋文均为后人所添,判断帖文内容为唐代虞世南所书。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4368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一吴荣光旧藏《绛帖》二十卷本
《筠清阁法帖》中《头眩帖》是吴荣光据本人所藏《绛帖》二十卷本中版本为底本摹刻,其形式内容基本相同,不再赘述。关于《头眩帖》行文顺序,检索著录有此帖释文的文献,最早见于南宋姜夔编著的《绛帖平》中。其释文为:治头眩脑闷,或患痈肿,头不即溃者,以此药帖之,皆良。蜱麻、巴豆....
图七新绛县图书馆藏《绛帖》十二卷本第三卷卷首
《头眩帖》中出现一味名为『蓖麻』的药物,此药源自外来植物,唐代始收入《新修本草》中,故《头眩帖》断然不会出自东晋王羲之手。药方应是出自唐代《广济方》,书迹也应出自唐代虞世南,而非其临作。后有好事者可能为了增加此帖价值,添入『羲之上』三字。北宋潘师旦第一次将《头眩帖》作为王羲....
图三新绛县图书馆藏《绛帖》十二卷本
李珂等文虽对《头眩帖》源自范汪方一说不确,但文中另一条思路仍值得深究。文中将《头眩帖》中所载药方与王羲之所处时代东晋前后的医书中药方进行了比对,在葛洪的《肘后方》、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孙思邈的《千金方》、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均未发现有相似药....
图四《筠清阁法帖》
关于《头眩帖》书迹真伪,前人已多有论及。一类遵从前文提到《绛帖》《宣和秘阁帖》《鼎帖》《东书堂集古法帖》《筠清阁法帖》的二王法帖分类,将其归为王羲之名下。比如宋代朱长文在《墨池编》卷六中就将其明确编入王羲之名下。清代沈复粲在《鸣野山房汇刻帖目》、民国冼宝干在《佛山忠义金石志》中也....
本文编号:3943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94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