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篆书文字入印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06:06
本文关键词:非篆书文字入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长久以来篆刻都是以篆书入印为主,非篆书文字印在篆刻中只是冰山一角。非篆书文字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相应时代的审美特色。古代非篆书文字印以强化秩序性和金石味、弱化斜笔和书写性为特征,为后世的借鉴和吸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近现代社会,正值中西方文化碰撞之期,中西文化的融合,诗、书、画、印四者结合的更加紧密,使非篆书印的创作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内涵。由此,非篆书文字印的在继承与创新上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非篆书 印化 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非篆书文字印浅析10-14
- 第一节 非篆书文字印的渊源与流变10-12
- 第二节 非篆书文字印的特征12-14
- 第二章 非篆书印的章法形式表现14-22
- 第一节 强化字体的横笔、竖笔14-15
- 第二节 弱化文字书写性,强调金石意味15-16
- 第三节 章法特征16-22
- 一 变化17
- 二 和谐17-22
- 1 入印文字的调整18-19
- 2 印文位置的经营19-20
- 3 虚实20-22
- 第三章 非篆书文字入印的时空延续22-34
- 第一节 明清时期非篆书文字印的探索22-23
- 第二节 近现代非篆书文字印的发展23-32
- 一 邓尔雅23-25
- 二 简经伦25-26
- 三 邓散木26-27
- 四 沙孟海27-28
- 五 来楚生28-29
- 六 钱君S29-30
- 七 余任天30-31
- 八 孙正和31-32
- 第三节 当代非篆书文字印形式探究的创新性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37-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荣;;简化字入印浅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李兴涛;;简析篆刻艺术的意境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3 高文亮;;试论篆刻艺术的形式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k慰祖;;唐代私印鉴别初论[J];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00期
5 [k慰祖;;北宋私印鉴别初论[J];上海博物馆集刊;2005年00期
6 程义;;二十世纪隋唐官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03期
7 吴明;唐代印章的艺术特点及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1992年01期
8 孟庆贤;;对“隶书入印”的一点浅论[J];书法艺术;1994年03期
9 唐春玉;穆健鹰;;李刚田对非篆字入印形式的探索[J];书法艺术;1997年02期
10 楚默;;历代篆刻风格流变——隋唐至现代[J];书画艺术;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非篆书文字入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9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