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贴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0:12
本文关键词:晚清贴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为晚清帖学的专题研究。 本文认为,在晚清碑学大兴的同时,帖学并没有消亡。书法史研究中忽略晚清帖学的观点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碑眼看帖”的思维陷阱。本文上篇为帖学经典与晚清帖学观念研究。笔者从晚清关于帖学经典作品与经典书家的讨论入手,探讨帖学经典的“经典性”在晚清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书家帖学观形成的合理逻辑,并指出传统帖学观念与逐步介入的碑学意识是并行发展的。下篇为晚清刻帖研究,从刻帖的地域性、帖学书家书迹的刊刻等进行梳理,突出晚清刻帖盛行的时代特征。本文为专题研究晚清帖学之始,目的在于批评以康有为“碑学笼罩”这一观念为中心所带来的对于晚清帖学大坏的认识,借以凸显晚清帖学的状况,从而纠正书法史研究中对于这段历史的误读,为当代书法取向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帖学 碑学 帖学观 刻帖 晚清 书法 经典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绪论10-20
- 1.1 问题的提出10-12
- 1.2 晚清的历史划分与本文的时限(1810-1911)12
- 1.3 帖学与帖学观的界定12-15
- 1.4 近百年来晚清帖学研究状况综述15-18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8
- 1.6 研究方法18-20
- 上篇 帖学经典与晚清帖学观念20-127
- 2 经典的固守与变异--以《淳化阁帖》与《兰亭序》为中心21-61
- 2.1 晚清《阁帖》题跋与帖学观念的演变21-39
- 2.1.1 “虚和朗润”与“雄厚”:嘉庆、道光年间《阁帖》题跋21-30
- 2.1.2 碑学的介入与帖学的反拨:咸丰至宣统年间的《阁帖》题跋30-39
- 2.2 晚清《兰亭序》题跋与帖学观念的演变39-61
- 2.2.1 “神物”与“北法为骨”:嘉、道年间的《兰亭序》题跋39-48
- 2.2.2 “娟秀清朗”与“八分气度”:咸丰、同治年间的《兰亭》题跋48-54
- 2.2.3 收藏之风与碑法临《兰亭》:光绪、宣统年间的《兰亭序》题跋54-61
- 3 观念的碰撞--以历代帖学经典书家为中心61-127
- 3.1 纯粹的帖学中心观念:郭尚先关于帖学经典书家的讨论61-83
- 3.1.1 骖鸾驾鹤、天花飞空:王羲之书法意象论62-66
- 3.1.2 萧散虚婉:王献之书法风格及技法论66-69
- 3.1.3 袭取晋韵、内d氲沾,
本文编号:40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0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