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1:05
本文关键词:金代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书法发展史上看,金代书法继承唐与辽代书法传统。明初宋濂提出宋金之际“苏学胜于北”之说,为金初书法的师承关系作了最好的阐释。随着金代中叶“国朝文派”的兴起,宗唐之风盛行,此现象在碑刻、志石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此间墨迹之上终是苏、米等元yP书家的影子。随着金代本土金石考据学说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书家将关注点集中在金石碑版之上,同时法书的官方收藏与私家收藏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盛行。金章宗尝令王庭筠、张汝方品第法书文字,合计分类入品五百五十卷。金末赵秉文、元好问等人竖起复古书风的大旗,又让我们看到金源末叶不同于其他末世王朝的豪迈气象。本文主体部分合计五章。第一章为金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从朝廷的汉文化传统意识及金代宫廷书画职官的设立角度分析金代书法的成长土壤。第二章为金代前期与金宋书法交流。从金初汉族士人的仕金的行为中,窥视背后的文化背景与书学思想,并对金代前期重要书家及作品进行研究。第三章为从尚意趣到追慕唐风——金代中期书法。本章兼论金代中期主要书家,任询、王庭筠、党怀英等人,并且基于本文所做《金代传世石刻书法统计表》得出碑志上师法颜真卿,刻石上(没有明确制度的石刻作品)上师法苏轼、米芾的结论。第四章为复古思潮与回溯魏晋——金代后期书法。结合赵秉文、元好问等人墨迹、碑刻作品揭示金末复古书风兴起的这一现象,并兼论郝经、元好问二人的书学观点。第五章为靖康之变后的书法收藏情况。从宫廷书法收藏与私人书法收藏两方面,分析书法收藏对书法作品的影响。本文从金代书法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各个时期墨迹、石刻作品上的书法现象,并结合相关书论进行分段研究,以期还原金代书法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金代 汉化 朝廷 学苏 宗唐 复古 收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7.4;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一、金代书法的研究现状与意义10-11
-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的局限性11-12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学术突破12-14
- 第一章 金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14-21
- 第一节 金代朝廷的汉文化传统意识14-16
- 一、太祖、太宗、熙宗时期(1114—1149)14-15
- 二、海陵王、世宗、章宗时期(1149—1208)15-16
- 三、卫绍王、宣宗、哀宗时期(1208—1234)16
- 第二节 金代宫廷书画职官的设立16-21
- 第二章 金代前期书法与金宋书法交流21-32
- 第一节 金初书法之渊源21-22
- 第二节 金代前期书法交流22-24
- 第三节 苏轼、米芾书法影响24-26
- 第四节 金代前期书家及主要作品研究26-32
- 一、翰林待制吴激26-27
- 二、尚书右丞蔡松年、翰林修撰蔡s,
本文编号:435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3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