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体现
本文关键词:论情感在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体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颜真卿作为唐代代表性书家,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颜真卿一生作书众多,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无论碑刻还是墨迹都充分显示了其较高的书法造诣。《祭侄文稿》是颜真卿50岁时的力作,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曾将其与王羲之《兰亭序》相媲美,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本为颜真卿为了追思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的侄子颜季明而作的一篇祭文。因此作为颜真卿代表书作,并显示了颜真卿较高的书法技艺,自古以来研习者众多。在作此作之时,颜真卿对仁兄、爱侄的怀念,对叛贼的痛恨以及对国家政局的失望之情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在笔法、章法、墨法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达到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艺术境界。本文首先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情感背景加以分析,并查阅了相关文献,对此稿的文本逐句研究,结合对这件书法作品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从技法层面对比总结,以得出颜真卿在作此稿时能够将真实情感通过笔墨合理宣泄,是一个书法艺术家创作较高水平书法作品的必备条件,并结合颜真卿其他书法墨迹资料中情感因素在创作中的体现,来论证情感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最后,结合颜真卿的书法实践的成功经验,将现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加以分析,以达到一个如何合理取法古人、理解古人,并更好地进行书法创作的目的。
【关键词】:颜真卿 祭侄文稿 情感 书法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引言7-9
- 第二章 颜真卿生平及《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9-10
- 一、颜真卿生平9
- 二、《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9-10
- 第三章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综合分析10-16
- 一、《祭侄文稿》的帖辞分析10-12
- 二、《祭侄文稿》的技法分析12-16
- 第四章 颜真卿书法创作实践中的情感体现以及对当代书法创作中情感运用的启示16-20
- 一、颜真卿情感因素在《祭侄文稿》中的体现16-17
- 二、对当代书法创作中情感运用的启示17-18
- 三、结合实践,谈我对颜真卿情感运用的理解18-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2
- 个人简介22-23
- 致谢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国伟;;第三只眼看经典——《祭侄文稿》的临摹与创作[J];青少年书法;2007年06期
2 张颖昌;;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历史视野中的颜真卿“三稿”接受错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余淑欣;;《祭侄文稿》的中学历史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陈海强;;读《祭侄文稿》[J];军事记者;2013年02期
5 张金波;;《祭侄文稿》的儒家情怀[J];青少年书法;2006年08期
6 王金泉;;《祭侄文稿》读后[J];青少年书法;2007年06期
7 王宏昌;;析《祭侄文稿》的形式美[J];青年文学家;2012年21期
8 周夏中;;浅评《祭侄文稿》[J];新课程(上);2012年09期
9 崔向君;;心恸义愤 情驭笔驰——颜真卿《祭侄文稿》章法赏析[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Z1期
10 徐娜;;浅析《祭侄文稿》[J];书法赏评;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洵;从《祭侄文稿》说起[N];中国艺术报;2003年
2 张风塘;隽永俊秀 温文尔雅[N];美术报;2014年
3 卓玲儿;艺术与技法[N];美术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顾学文;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N];解放日报;2014年
5 王新荣;春节书春联暴露书法界短板[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煜凡;大晚会退潮,为何大书画还来?[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沈炳南;学书之我见[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刘晓n
本文编号:438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3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