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以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关注对象,对米芾书法作品由实体形式到虚拟形式的传播方式的转变展开研究,从建立米芾书法作品数据库,主动纳入数字网络空间,探索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集字之路,开发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推行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情感化教学,增强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个性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米芾书法作品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进入数字化领域,以期在当代及未来更好地传承与传播。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 米芾书法作品 数字化传播 公共服务平台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米芾书法作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CFC805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当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书法艺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自从将数字化技术引入书法艺术领域以来,人们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信息、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等,逐渐将书法作品数字化,从而建立书法作品数据库,创建书法作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最终使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兴波;;米芾的书法艺术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陈党;;米芾的颠覆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12期
3 冯道常;;米芾习书与板桥作画[J];思维与智慧;2010年10期
4 张露;;米芾书法中所强调的“传统”与“自然”浅析[J];新西部;2010年12期
5 李欣;李桧;;北宋书法家米芾的艺术成就[J];兰台世界;2013年33期
6 杨卫磊;;得“自然”,备“古雅”——试探米芾书法批评的标准[J];青少年书法;2006年22期
7 ;米芾同志请进来[J];中国钢笔书法;2010年04期
8 林楚;;米芾练字[J];初中生;2011年36期
9 晏建怀;;米芾的“怪诞”[J];侨园;2013年01期
10 刘大为;沙海龙;;米芾好石[J];连环画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妮丽;米芾:“以假乱真”的收藏家[N];北京商报;2008年
2 董帅 陈志奎;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命名[N];镇江日报;2009年
3 钟必凤 俞能金;米芾:特立独行 多才多艺的宋代书画大家[N];巢湖日报;2010年
4 沈纯理;解析米芾《大行皇太后挽词》[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孙百安;集古出新:米芾王铎的成功之路[N];美术报;2003年
6 梁江;米芾鉴评留笑柄[N];美术报;2001年
7 朝云;米芾《论草书帖》:颠放、大气的疏朗之风[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赵智强;端凝的《隶书米芾诗》轴[N];中国商报;2002年
9 张华;米芾的“第一山”[N];中国商报;2003年
10 山西省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 侯桂林;玩石者米芾[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由兴波;诗法与书法[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贝立新;米芾尺牍书法形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刘艺铭;米芾集古论[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娜;米芾“尚趣”美学思想与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周倩;米芾书法艺术及其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5 雷森林;米芾及其手札书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亓翠利;米芾及其书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淼;远追晋人格,贵异不贵作[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8 张卿;米芾艺术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孟德馨;米芾“以书入画”的写意风格形成与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兵;明代书家对米芾书法的阐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5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6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