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秦印的制用及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8:30

  本文关键词:秦印的制用及艺术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印 秦封泥 界格 凿刻 技法手段


【摘要】:秦印的出土主要集中于近二百余年,故世人对秦印艺术的风格及应用并不广泛。秦印存世并不多,所以大量出土的秦封泥弥补了这样的不足。秦印并不像当今我们印章,其制作技法与使用方式都有其特殊性。秦印最为鲜明的特征即是其界格,秦印界格的存在不同于西汉中后期界格的意义,秦印印文是较为纯粹的篆书,而到汉代印章及之后的印章用篆,就带有浓重的隶化气息,使得印文更加饱满,印文之间的空间有秦印时的自由态变为确实存在的空间划分关系。秦印的制作是一个工匠将技法手段表现的过程,这样的技法手段是不同于先秦时铸造印及双刀凿刻的汉印形式。秦印的单刀凿刻是其艺术风格的基础,不论何种用刀方式,其基础就是简单而精炼难于复制的单刀凿刻——其中涉及到的平刀法凿刻、尖刀法凿刻等,于精炼之中突显秦印艺术风格的特殊性。秦印不论从界格还是凿刻用刀,皆突显出相当的“随意性”,这就使得秦印的整体风格是较为自然随意的,是没有太过明确的定式要求。基于这些因素,秦印的研究点就显得更为集中——秦印的制作及使用方式,这就成为本文研究的最关键的着手点及整体脉络基础。加之笔者研究方向主要为篆刻,并因外祖父是铁匠的原因,孩提受其铁匠生涯影响,对金属加工有一种特殊的挚爱,故对以金属为主的秦印而言,对其之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以此为文章之资,进行一番探究,但因学识尚浅,文中有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关键词】:秦印 秦封泥 界格 凿刻 技法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8-10
  • 一、研究现状8
  • 二、研究意义8-10
  • 一、秦印的历史与艺术特征10-12
  • 1、历史上对秦印的认识10-11
  • 2、战国秦系印11
  • 3、秦印印文的时代背景11-12
  • 二、秦印的规制及审美特征12-25
  • 1、秦印的分类12-16
  • (1) 统一简率的秦官印12-13
  • (2) 形式多样的秦私印13-14
  • (3) 印证秦印风貌的秦封泥14-15
  • (4) 突显文化特征的吉语印15-16
  • 2、秦印的空间样式析辩16-20
  • (1) 口字空间样式16-17
  • (2) 日字空间样式17-18
  • (3) 田字空间样式18-19
  • (4) 其他空间样式19-20
  • 3、秦印界格存在学术探究20-22
  • (1) 秦印界格的解构与重构20-21
  • (2) 秦印界格的定论、消解及演化21-22
  • 4、秦印钮式及其审美特征22-25
  • 三、秦印的制作工艺及技法特征25-31
  • 1、秦印的材质及其特征25
  • 2、秦印的制作工艺及其特征25-27
  • (1) 变化多端的凿刻印25-26
  • (2) 端庄大方的铸造印26
  • (3) 精秀隽永的琢印26-27
  • 3、秦印的刀法及其技法特征27-31
  • (1) 自然率真的平刀法28-29
  • (2) 苍劲多变的尖刀法29
  • (3) 浑厚朴拙的圆刀法29-31
  • 四、秦印使用功能及其艺术取向31-33
  • 1、秦印别具一格的使用31
  • 2、秦印多元化的艺术取向31-33
  • 五、秦印艺术的历史影响及当代意义33-38
  • 1、秦印在流派印中的影响33-35
  • 2、秦印艺术在当今篆刻学习与创作中的价值35-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高洪;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J];江西文物;1990年03期

2 ;秦印精品[J];青少年书法;2005年14期

3 莫武;;珍秦斋藏秦印选刊[J];东方艺术;2008年12期

4 田河,朱力伟;秦印复姓初步统计[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3期

5 张冬煜;秦印与秦陶文[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李国锋;;从吉语格言印论秦代祈福与修身的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傅华辰;;玺印类词语的注解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王辉;;秦印探述[J];文博;1990年05期

9 许雄志;;秦印章法特点解析[J];青少年书法;2007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建军;秦印的制用及艺术风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鹏;秦印陶的古隶入印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钱雪;秦印中的隶变因素[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晶;秦印S 艺术[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68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68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