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字体演变论数字化境遇中的汉字字体设计
本文关键词:从汉字字体演变论数字化境遇中的汉字字体设计
【摘要】:如今,,汉字字体设计拥有古汉字的基因和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本文将从古汉字到今汉字的发展进程和汉字载体的更新的两个角度来研究汉字字体设计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且将汉字置于从“契刻——手写——印刷”的历史纵向和从“印刷”到“数字化”的当代横向的双重意识维度上思考汉字字体设计的再创造基点。 本文的第一章选取汉字发展重要的节点,了解汉字能从古至今保留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第二章从载体工具革新、受众的书写心理以及汉字本身具有的记录职能等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进行现代汉字字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做铺垫;第三章开始在数字化环境下着重从理性信息、载体发展、表现方式的改变、传播需要的角度来分析汉字字体设计做出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第四章切实提出设计汉字字体新方法,将从汉字内在结构方面理解、从书法及美术字独特的内在逻辑性进行传承、从西文字设计观念以及形态方面借鉴,做到古今结合、中西合璧从而能创造出符合现代文明的汉字字体。同时在第四章中,使用了较大篇幅对具有代表性的字体设计作品和笔者的设计作品进行归类和分析,获取了字体设计的宝贵经验和灵感来源。第五章则根据汉字字体的现状,展望在数字化境遇中汉字字体改革将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而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 当下信息时代的技术解放、人文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受众对汉字需求的提高使得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有了指标——“功能”与“情感”的结合,同时还兼具“理性”与“直觉”,即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当下人们的情感诉求。
【关键词】:汉字 汉字字体 演变 数字化 字体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92.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9
- 第一章 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19-30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以形记事的雏形19-21
- 第二节 汉字契刻阶段的字体演变21-25
- 一、 甲骨刻辞文字中二维空间关系21-22
- 二、 商周青铜金文的装饰与审美韵味22-24
- 三、 石鼓文的碑石载体与镌刻手法24-25
- 第三节 汉字手写阶段的字体演变25-28
- 一、 篆书隶变后平直线条的方形结构25-26
- 二、 草楷行三书成熟的视觉艺术表现26-28
- 第四节 汉字印刷阶段的字体演变28-30
- 第二章 影响汉字字体演变的因素30-52
- 第一节 载体工具影响汉字字体演变30-36
- 一、 从契刻阶段至手写阶段载体工具的革新31-34
- 二、 从手写阶段至印刷阶段载体工具的革新34-36
- 第二节 书写心理影响汉字字体演变36-43
- 一、 汉字字体演变的动因——趋简心理36-39
- 二、 汉字字体演变的标准——审美心理39-42
- 三、 汉字字体演变中构件图形化的减弱42-43
- 第三节 记录职能影响汉字字体演变43-47
- 一、 汉字记录职能未变43-44
- 二、 汉字记录职能简缩44-45
- 三、 汉字记录职能扩大45-46
- 四、 汉字记录职能转移46-47
- 第四节 人文社会影响汉字字体演变47-52
- 一、 人文社会因素影响汉字字体演变的理论依据48-49
- 二、 人文社会中相关因素与汉字字体演变关系49-52
- 第三章 数字化背景下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52-80
- 第一节 汉字印刷体在数字化境遇中的地位52-56
- 一、 汉字印刷体延续发展的必然性52-53
- 二、 汉字印刷体在新技术下的表现方式与应用53-55
- 三、 汉字印刷体改变传统文本阅读方式55-56
- 第二节 汉字字体的数字化处理56-66
- 一、 数字化技术改变汉字字体的呈现方式56-57
- 二、 计算机中文字库的创制开发57-61
- 三、 数字化技术下新的排版印刷字体61-66
- 第三节 数字化境遇中新媒体平台下的字体设计66-72
- 一、 数字化环境中新媒体的发展66-69
- 二、 字体设计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重要性69
- 三、 新媒体为字体设计注入新理念69-70
- 四、 新媒体中字体呈现方式的变化70-72
- 第四节 数字化技术下汉字字体设计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72-80
- 一、 数字化技术下汉字传播信息的特点72-74
- 二、 汉字字体在数字化传播媒介中的使用原则74-76
- 三、 数字化传播媒介中常用汉字字体的偏好度76-80
- 第四章 数字化境遇中汉字字体的设计方法80-94
- 第一节 汉字构字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80-82
- 第二节 汉字构字理论对汉字设计方法的启示82-84
- 一、 合理调整汉字构成笔画82-83
- 二、 继承与强化汉字间架结构83-84
- 第三节 汉字字体设计新方法与新字体案例84-94
- 一、 汉字字体适合传播媒介的屏幕显示86-87
- 二、 汉字字体对书法碑帖临摹与取“势”87-88
- 三、 汉字字体对中国美术字精髓的沿袭88-91
- 四、 汉字字体设计对西文字体形态神韵的借鉴91-94
- 第五章 数字化境遇中汉字字体设计的传承与发展94-99
- 第一节 数字化境遇中汉字字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94-95
- 第二节 汉字字体在数字化境遇中发展趋势95-99
- 结语99-101
- 参考文献101-105
- 图片来源105-107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项107-108
- 附录108-113
- 致谢113-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科;马静;;数字时代汉字设计创新方法探讨[J];包装工程;2012年14期
2 李枫;;现代汉字设计字体的规范运用及其社会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聂鸿英;孙永恩;;汉字在东亚文化圈的复兴与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粮;;对多媒体时代汉字设计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03期
5 伊洛;;汉字文明 价值重构——汉字字体运用探讨再度引发公众聚焦[J];出版与印刷;2007年04期
6 姚田;;浅析科技对汉字演变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7 李运富;;论汉字结构的演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张素凤;;记录职能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会;;论汉字字体的多元化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10 陶德富;蒋瑞;;汉字经济高效的特点及其在未来信息传播中的地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2 刘钊;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设计与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治方;跨文化的信息设计—中西文文字的并存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艳芳;论宋体字的形成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姚文凭;中英文字体匹配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星海;基于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文字设计与传播[D];湖南大学;2008年
5 姚蕴华;数字化境遇中的字体设计教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刘京莎;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现代汉字设计走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丁涵东;20世纪末数字化境遇下的汉字字体设计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宣学君;网络环境中的汉字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9 吴军伟;汉字艺术设计形态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胡安娜;汉字字体设计方法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1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8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