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帖》形式语言探微
发布时间:2017-08-16 11:32
本文关键词:《自叙帖》形式语言探微
【摘要】:本文探究了《自叙帖》形式语言的独特性:笔法丰富多变,单个字和字组之间空间造型更自由,对形式美的追求变成它的首要任务。《自叙帖》无论是内在的技巧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是无可挑剔的。它的形式系统要表达的视觉意象是旷达放逸的,甚至颠狂的,但它的内部有一个复杂的理性机制在支撑。由于书写的高度的自由性,《自叙帖》造型语言的的组织方式既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又具有可变性和不确定性。作者将理性的法则和狂放的书写这两个矛盾体以高超的手法结合,大大拓展了中国书法的表现空间,确立了狂草由法而达意的经典式样。 一.对《自叙帖》点、线、面的性格从做了详细的图像分析,它的造型语言在视觉上的统一性保证了整个作品最根本的基调:它的点和线由于书写速度快而产凌厉、挺拔的质感。点的大小和姿态变化万千。线条少折笔而多转笔,因此看起来极其流畅,特别是由于使用大量的曲线,由此产生的字内空间也多呈非常饱满的椭圆形空间,这对作品的意境和气韵的形成的极大的影响。 二.对《自叙帖》的形式构成法则做了归纳与梳理。首先,作者习惯用相同或相似的造型元素不断重复以形成不同的节奏与韵律。其次,作者不断变化点画的大小方向和疏密来制造视觉上的对比,并利用视觉错觉达到平衡。同时,作者对视觉中心的营造与处理在狂草中也极有典型性,作品中的视觉中心往往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形成极大的张力,给视觉和心理以强烈的刺激。偶尔通过特异的处理给人的视觉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末尾将多个视觉中心并置,形成作品的高潮部分。 三.速度和时间的不同表现在《自叙帖》中产生了带着种种不同的情绪的造型语言和空间结构。《自叙帖》的线条和空间组合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我们往往也能随着线条的流动体会到作者书写时的情绪起伏变化。这种线条和造型方式是《自叙帖》特有的,它在二维空间中创造了独特的力场,这个力场传达着的作者激荡的情绪和娴熟的书写技艺。 这样的研究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叙帖》造型语言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以及它的形式法则是如何进行复杂的、有机的内在联系,同时借助其充满运动感的线条所创造的独特力场,使得作品将理性与激情的有机融合达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
【关键词】:自叙帖 造型语言 平衡 视觉中心 运动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自叙帖》与狂草形式语言的成熟10-14
- 第一节 《自叙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机制10-11
- 第二节 《自叙帖》是理性与狂放的结合体11-14
- 第二章 《自叙帖》的形式法则14-31
- 第一节 《自叙帖》的造型语言14-18
- 第二节 节奏与韵律的构成18-19
- 一 相同或相似造型元素的重复18-19
- 二 字组与行组的一致与变化19
- 第三节 局部的对比、变化与平衡19-24
- 一 大小、方向与疏密的对比21-22
- 二 字、字组、行的重心与平衡22-24
- 第四节 空间再造24-27
- 一 线条与空间的分割24
- 二 结构的分解与重组24-27
- 第五节 张力与视觉中心的形成27-31
- 一 对比形成的视觉中心27-29
- 二 特异与较大区域视觉中心29
- 三 多个视觉中心的并置29-31
- 第三章 速度与激情31-35
- 第一节 速度与质感31-32
- 第二节 运动感与激情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37-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仲文;;格式塔心理学对中国文学意境的审美建构[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笑冬;书法审美与格式塔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3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8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