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前篆刻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略论当前篆刻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篆刻艺术 字法 轮扁斫轮 篆法 印谈 沈野 令人 重要维度 周应愿 印说
【摘要】:正与书法艺术极为相似,篆刻艺术自古以来,长期被实用性所"捆绑",但发展到当代,其实用性几乎消失殆尽,成为独立而纯粹的艺术门类。值得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思想与新观念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篆刻艺术的活跃与进步,篆刻界呈现出异彩纷呈、风格各异,令人欢欣鼓舞的新面貌。然而,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尚存在些许不足,着实令人担忧。毋庸置疑,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篆刻艺术亦然。当下,篆刻创作普遍追求鲜明个性、独特形式与强
【作者单位】: 中国文联;
【关键词】: 篆刻艺术;字法;轮扁斫轮;篆法;印谈;沈野;令人;重要维度;周应愿;印说;
【分类号】:J292.4
【正文快照】: 与书法2术极为ttl似’f刻t术f-l i+i'U来’长Hli被实用性所“捆绑”,但发展到当代,其实用性几乎消失殆尽,成为独i而纯悴的艺术门类值得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思想与新观念的蓬勃发展促进r篆刻艺水的活跃与进ki.篆刻界呈现出异彩纷呈,风格各异,令人欢欣鼓舞的新而貌然而,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亦钊;马公愚先生篆书篆刻艺术[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李澍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周年活动综述[J];美术观察;2007年12期
3 日超;;大雅篆章[J];走向世界;2009年34期
4 李彤;;化笔墨为云烟——清代黄牧甫篆刻艺术论[J];荣宝斋;2011年05期
5 徐鸣;方寸天地见功力——许炯的篆刻艺术[J];艺术百家;1997年04期
6 余巨力;;韩登安篆刻艺术浅述[J];书法艺术;1997年04期
7 陈道义;;“自成一家始逼真”——刘江先生及其篆刻艺术[J];书法之友;1999年12期
8 纪伟基;取精用宏 铁笔纷披——浅谈篆刻艺术的出新[J];书画艺术;2000年05期
9 马海方;“手里有活儿”──记青年篆刻家孙鼎朴篆刻艺术[J];美术向导;2001年06期
10 纪敏;孙利华;;中师篆刻艺术教法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岚清谈篆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来楚生篆刻艺术[N];美术报;2000年
3 秦周;豪放之歌 静雅之韵[N];新乡日报;2006年
4 记者 季佳莹;引导企业搭建平台 支持参与文化建设[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孙旭光;游心印外石言志 创新服务永无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范迪安;李岚清的篆刻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百灵;游心印外 悟道其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邸永君;篆刻艺术漫谈(下)[N];学习时报;2004年
9 侯勇;名家篆刻作品鉴定的主要方法[N];团结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立华;感受方寸间的浓浓乡情[N];镇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海;赵之谦篆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小壮;“浙派”宗师——丁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野田悟;吾衍与其《学古编》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晨;《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学宁;篆刻艺术在当下日常运用中的几个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申铉京;明清中国篆刻对韩国篆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云并;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罗舒宁;论闻一多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6 石军海;篆刻中的笔意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周子牛;论民国时期的篆刻艺术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邱静子;秦印界格篆刻章法审美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夏雷;篆刻与绘画形式美的互通[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邓欢华;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8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8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