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寿书法的审美意义
本文关键词:游寿书法的审美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意义 文化习得 胡小石 女性书写 社会性别角色 性别意识 中国书法史 男性气质 书风 心画
【摘要】:正游寿作为学者型女性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她的书法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审美意义。封建时代的女性谈不上读书写字,即使到了现当代,女书家的数量在同领域内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游寿的书法格调之高雅,尤为难能可贵。游寿的书法继承其师胡小石的金石书风,线条道劲有力,呈现出雄强刚健的风格。书法界侧重于游寿书法的男性气质的讨论,容易忽略其女性书写的特点。个体的文化习得是随着社会性别角色一起成长的,女性独有的心理特质和生理机能都可以对其文化习得施加影响,并在艺术创作中刻下性别符号。古语云:"书为心画"。书法创作乃心性的自由表达,也正是作者性别心理或隐或现的自然流露。女书家的创作有别于男性,游寿因其经历、地位、才学,在性别意识形态视野的观照下,其书法呈现出独特的女性魅力和更为宽阔的审美空间。
【关键词】: 审美意义;文化习得;胡小石;女性书写;社会性别角色;性别意识;中国书法史;男性气质;书风;心画;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游;#作为等者#虫性_?,.埅史上Jlth较线条_#表现的语言,游#??的线条质感,少见的,她的书法*看#殊的?吏地位和审建f。封建时特点.可以说是刚中藏_游_书法线条有刚劲之气~时代的女性ft不上?#%#-.即使到了现3代,女书家的形成8|4^恩肺胡办石4^分不开的。胡l:耵的书风:Iglf^M领域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智安;;陈智安[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2 曹倩倩;;论《论语》中“绘事后素”的内涵意蕴及其审美意义[J];参花(下);2013年11期
3 王晓红;吴硕;;论电影色彩的审美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2期
4 董诗顶;汪曾祺“非崇高”的审美意义及其运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张冠文,姜莹莹;影视作品中反常规镜头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2期
6 林茵;浅论《寄小读者》当前的审美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7 祁建立;;论“丑”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8 王杰;也论“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陈晴;;《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青萍;;审美意义的共同点——旅游自然景观之美与文学创作技法之美[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国富;;辛弃疾的谐谑词与散曲的豪放[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振玉 山东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天人分化的审美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石文颖;神话复归的现实意义[N];文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威;论福柯自身关怀及其审美意义[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2 王赛丽;浪漫主义反讽及其现代审美意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魏育苗;“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义[D];西北大学;2014年
4 林海;论武侠世界的审美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0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9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