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无垠心事
本文关键词:方寸之间,无垠心事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作家 杜泽 方寸之间 畏天悯人 九六 审美价值 一九 寿石工 印文 文经
【摘要】:正在现代作家中,恐怕没有谁比周作人更痴迷于印章的了,早在一九一七年他就发表了《〈蜕龛印存〉序》一文,是给绍兴印人杜泽卿印谱写的序言,此文经鲁迅修改润色,短短四百余字将印章历史渊源、流变、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做了精确概括。周作人一生藏印不下百十方(张铁铮:《知堂晚年轶事一束》)。坊间有宣纸线装影印本《知堂遗存》两册,其中一册为《周作人印谱》(另一册则是《童谣研究手稿》,福建教育出版社二○○四年版)。此印谱是周作人一九六四年应香港翻译家鲍耀
【关键词】: 现代作家;杜泽;方寸之间;畏天悯人;九六;审美价值;一九;寿石工;印文;文经;
【分类号】:J292.4
【正文快照】: 在现代作家中,恐怕没有谁比周作人更痴迷于印章的了,早在一九一七年他就发表了《〈蜕龛印存〉序》一文,是给绍兴印人杜泽卿印谱写的序言,此文经鲁迅修改润色,短短四百余字将印章历史渊源、流变、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做了精确概括。周作人一生藏印不下百十方(张铁铮:《知堂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梅;“家”与宗教的生死隐喻——现代作家的理性之思[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钟海波;现代作家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成因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刘利国;日本现代作家评介(8)[J];日语知识;2004年08期
4 郑春;留学背景与建设渴望——试论现代作家的建设意识[J];文史哲;2004年01期
5 郑春;“最愉快的梦想”——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与外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李春雨;刘勇;;现代作家多重身份互溶互动的考察——一个本应受到重视的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翟瑞青;;现代作家笔下的母爱阐释[J];东岳论丛;2006年05期
8 吴福辉;;现代作家新释四题(上)[J];语文知识;2007年01期
9 王鸣剑;;情感革命与现代作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韩明港;;现代作家的轮回体验初论[J];求索;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平;;论漳州籍现代作家杨骚30年代的创作[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马云;;现代作家民族身份的隐与显[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王本朝;;“当代”的建构与来自现代作家的认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吴定宇;;西蜀文化之气与川籍现代作家的创作——以郭沫若、李R既恕徒鹞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姚枫;;民间文学开拓者的足迹——现代作家周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7 徐学;;茅盾研究无须悲观[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8 王尔龄;;郭沫若日本事迹考[A];郭沫若研究(第八辑)[C];1990年
9 吴双;;巴金抗战时期作品中的“川渝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王瑶;;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茅盾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金林;从1950年代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圣鹏 浙江工业大学;并非怀旧:现代作家和学者的历史回忆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玉华;现代作家作品的版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侯桂新;向现代作家学习“底层写作”[N];光明日报;2013年
5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春;留学背景开创文学新局面[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毛守仁;现代作家行走山西[N];山西日报;2012年
7 外国文学研究专家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陈众议 (北京);中文与想象力[N];光明日报;2013年
8 张全之;独特的w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郜元宝;打破“方言神话”[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吴晓东;场域视野中的曹葆华[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荣秀;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2 张高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D];中山大学;2006年
4 贺昱;疏离·交叉·相融[D];复旦大学;2006年
5 红霞;蒙古族现代作家群体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霞;现代作家北京叙事的创作主题[D];山东大学;2007年
2 赵学佳;现代作家的北京想象与经验表达[D];兰州大学;2012年
3 田可新;试论现代作家对精神疾患的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文华;现代作家参与高校文学教育情况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静;中国现代作家的“祖孙书写”[D];西南大学;2013年
6 李晓娴;现代作家自传中的自我想象与重塑[D];扬州大学;2014年
7 何永芳;现代作家的成都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8 怓存磊;想像都市的方法:文学上海——现代作家对上海复杂的文化态度[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庞琦昕;论现代作家的跨国婚恋与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琼;城乡之间的风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2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73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