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科举制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9 15:04

  本文关键词:科举制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 科举 影响 关系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辉煌文明滋养下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同时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被称为紧随“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有1300年的存在和发展历史,作为官方的选官制度,影响着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对书法的影响尤为深刻。本文就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按照唐、宋、明清各朝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观测,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科举选官这个指挥棒的指引和影响下,在总体上来说,唐代的书法得到了整体的普及和提高;宋代的书法发展受到阻碍,书法水平不能和唐代相提并论;明清的书法发展受到禁锢,淹没在毫无个性和创新的“台阁体”和“馆阁体”之中。同时本文还指出了科举制度对于书画鉴赏家的鉴定、我国现行的高考、公务员等各种考试的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论文力求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把两者的关系阐述明晰,以期在理论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重视和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书法 科举 影响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第1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书法艺术概况12-20
  • 1.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述12-15
  • 1.1.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历程12-13
  • 1.1.2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3-15
  • 1.2 "书法"的界定及其历史溯源15-20
  • 1.2.1 "书法"的界定16-18
  • 1.2.2 "书法"的历史溯源18-20
  • 第2章 科举制度对书法实践的影响20-35
  • 2.1 唐代科举制度促进书法发展20-24
  • 2.1.1 "法"的规范化20-23
  • 2.1.2 唐代书法官受到重视23-24
  • 2.2 宋代科举制度阻碍书法发展24-28
  • 2.2.1 "法"的散漫化24-27
  • 2.2.2 宋代书法官地位低微27-28
  • 2.3 明清科举制度束缚书法发展28-33
  • 2.3.1 "法"的程式化28-32
  • 2.3.2 明代书法官位的设置32-33
  • 2.4 促进书法的推广与普及33-35
  • 第3章 科举制度对书法理论的作用35-41
  • 3.1 历代对唐代书法的评价35-36
  • 3.2 宋代书法理论的发展36-37
  • 3.3 明清书法理论的完善37-38
  • 3.4 书法实用性的追求38-41
  • 第4章 书法艺术和科举制度结合研究的纽带和意义41-46
  • 4.1 中国科举制度与书法艺术相关联的纽带41-43
  • 4.2 鉴赏家对书法作品鉴定的参考价值43
  • 4.3 对书法教育的推动和制约43-44
  • 4.4 对中国当代高考、公务员考试的启示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点击书法·陈忠康[J];中国书画;2011年07期

2 ;朱子敬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0年11期

3 ;张业建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1年06期

4 孙国章;;返回古典 写出自己——浅议杨炳云书法艺术[J];当代小说(下);2011年08期

5 墨染;;文学与书法的成功熔铸——品味张克鹏的书法艺术[J];东方艺术;2011年10期

6 石星光;;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述要[J];学问;2003年07期

7 ;刘云鹤书法艺术[J];青苹果;2010年10期

8 ;魏兵然作品[J];青少年书法;2011年14期

9 张永祺;;写字·书法·欣赏[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墨海听涛;;书法与音乐[J];流行歌曲;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6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9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10 顾鹤冲;;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立华;书法的民间生态[N];中国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宏伟;让书法奇葩开得更加绚丽[N];新华日报;2011年

3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孙晓云;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N];光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王颖;第五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 暨第二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开展[N];乌海日报;2011年

5 潘学聪;让书法成为坚实的现实存在[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齐江;《书法传统的当代解读》题解[N];美术报;2007年

7 ;郁志桐的书法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陈纪英;书法作弦 人生当歌[N];人民日报;2008年

9 黄勋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字蕴千古意 笔下时代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肖映梅;试论情感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N];美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天德;现代书法的水墨形态[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王传峰;中日近现代书法交流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瑜;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俞在玉;汉字笔画“钩”的文字学意义及其美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0年

3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7 牛胜江;狷草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丽颖;科举制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3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753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