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米芾及其手札书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5:11

  本文关键词:米芾及其手札书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手札 笔法 创作


【摘要】: 在宋以后的书法史上,作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书法领域取得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原因大概有两点:第一,米芾书法转益多师,经过“集古字”阶段,包含了深厚的传统积淀,学习米芾书法,不仅可以学到他的风格面貌,而且还可以追源溯流,由此及彼,上溯历代诸家。第二,米芾书法跌宕奇肆、潇洒灵变的风格特征,适宜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适宜往空间的构成上进一步蜕变,符合明清以来社会审美发展的一般特征。 手札是书写形式里面最自由的一种,因此这种形式往往更能体现作者书法的真实风貌。本文首先阐述米芾的时代及生平背景,以及他的论书主张、作品类型和交游等。然后节选四个手札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以米芾及其手札书风研究为题,经由米芾所处的时代及生平作品、思想、学书历程等探讨,希望掌握米芾手札书艺的美学特征及笔法特点,从而完成以下目标: 一、对米芾手札书法的成就给予以客观的评价。 二、详细探讨米芾书法笔法及其在手札创作中的应用。 三、米芾手札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手札 笔法 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
  • 1. 米芾生平传略7-14
  • 1.1 社会背景7-8
  • 1.2 米芾生平概述8-9
  • 1.3 仕宦生涯9-10
  • 1.4 人品与习性10-14
  • 1.4.1 政治交往10-11
  • 1.4.2 癫狂性格11-12
  • 1.4.3 同道交往12-14
  • 2 米芾的书学14-19
  • 2.1 米芾之书学思想14
  • 2.2 从“集古字”到开创书风14-15
  • 2.3 得笔之说15
  • 2.4 “刷字”笔法15-17
  • 2.5 运笔方法17
  • 2.6 个性化的书风17-18
  • 2.7 米芾的创作思想18-19
  • 3. 米芾手札述评19-34
  • 3.1 《知府帖》19-22
  • 3.1.1 书写背景简介19
  • 3.1.2 题跋19
  • 3.1.3 论笔法19-21
  • 3.1.4 章法布局21-22
  • 3.2 《乐兄帖》22-25
  • 3.2.1 书写背景简介22-23
  • 3.2.2 题跋23
  • 3.2.3 论笔法23-24
  • 3.2.4 论字的结体24-25
  • 3.3 《葛德忱帖》25-28
  • 3.3.1 书写背景简介26
  • 3.3.2 题跋26
  • 3.3.3 笔法与结构26-28
  • 3.4 《清和帖》28-31
  • 3.4.1 书写背景简介28
  • 3.4.2 笔法28-30
  • 3.4.3 章法30-31
  • 3.5 米芾手札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31-34
  • 3.5.1 八面出锋的用笔技巧31-32
  • 3.5.2 字的体势与章法32-33
  • 3.5.3 墨色的梯度变化33-34
  • 4.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3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韩昌洋;试论徐渭的生活经历对其文艺创作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张金梁;;“名”、“贵”: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J];书画世界;2005年01期

4 顾涛;;典轨初肇:论蔡邕的书法实践与理论[J];书画世界;2008年01期

5 李海亭;姚宇亮;;米芾的草书和他的书法观[J];书画世界;2009年02期

6 苏显双;;不朽的白蕉——白蕉书法艺术述评[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7 朱乐朋;;论桂馥的书法成就[J];书画世界;2010年06期

8 周善超;;徐浩“遭遇”苏轼“不认师”现象之历史考察与探因[J];书画世界;2012年02期

9 范晓利;;“空”的影子——“空”在道家与佛家的不同含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程曦;;寒云碧水梅花魂——小议姜夔词中意象之选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剑源;;君子立身,务修其本——与设计专业大学生谈书法课学习的重要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李振中;徐铉及其文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琴;海派篆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汤江浩;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王小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曦;宋齐琅琊王氏诗文整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智;赵之谦碑派书法实践及其风格成因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晓东;论新媒介传播对传统书法审美观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常爽;汉代书法教育类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雪峰;《中秋贴》之书法价值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欣;王诜山水画复古特色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75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