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书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20:07
本文关键词:梁同书书学思想研究
【摘要】: 乾嘉时期,碑渐兴、帖渐衰。在碑、帖的一兴一衰之间,帖学一脉中,钱塘梁同书久负盛名,名震宇内。梁同书作为清中期帖学的代表书家之一,终其一生实践帖学,未有受碑学之影响。这一现象在清中期书法发展的客观背景下是十分独特的。可以说,梁同书是研究清代帖学,尤其是清中期帖学问题所不容忽视的一位书家。因此对梁同书书学思想进行研究是极其必要的,亦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梁同书书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基于其著作《频罗庵遗集》卷九之论书部分,卷十、十一、十二、十三之书法、绘画、刻帖、碑版及若干诗集题跋,以及卷十六《笔史》。其中卷九之论书部分对于梁同书书学思想的研究最为重要。 梁同书的书学思想观点新颖、自出机杼。他由形而下的学书次第、临摹、择笔诸问题探讨学书的方法,进而上升至“意”的生发与追求。其书学思想是一个从下到上,体系化的书学理论。尤其其重己意、用软笔等观点,与当时其他书家相比,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更具有可操作性。 梁同书的书学思想体系中,实践最为重要。其书学思想中有关形而上的思考即是建立在其自身的实践上。其书学思想与其书法实践互为表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状态。 另外,对前辈书家的学习亦是其书学思想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颜、柳、米、董”诸先贤的最终目的是求“己意”。这可以说是对当时帖学囿于董书束缚的一种解放。 梁同书的书学思想体系,不仅是对清前、中期书学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反思,也是清代帖学内部最后一次体系化的集中表现。 本文试图通过对梁同书书学思想的梳理,来探求梁同书书学思想的要义,以期从中窥得其与清中期帖学的交合及其对清中期以后帖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帖学 实践 意 知行合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292.117.314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导论7-10
- 第一章 梁同书其人其著10-16
- 第一节 梁同书其人10-14
- 第二节 梁同书著作及其他14-16
- 第二章 梁同书的书学思想16-28
- 第一节 梁同书书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6-17
- 第二节 梁同书书学思想主要内容17-28
- 一、书法实践观17-21
- 1、学书次第17-18
- 2、临摹的定位18-19
- 3、用软笔19-20
- 4、创作态度与环境20-21
- 二、书学观21-26
- 1、天资说21-22
- 2、有我说22-23
- 3、笔正说23-24
- 4、"意"的核心论述24-26
- 三、其他26-28
- 1、崇古心态26
- 2、对碑的态度26-28
- 第三章 "知行合一"——梁同书书学思想的必要补充28-35
- 第一节 梁同书对诸家的评述28-33
- 一、论赵孟,
本文编号:774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77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