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再议
本文关键词:《兰亭集序》再议
【摘要】:前人怀疑《兰亭集序》者,或以为从文章到书法都是伪造的,或以为此伪作乃出自陈僧智永之手。鉴于东晋南朝历史文化条件,本文则以为这些看法值得商榷。自来皆肯定传世今本《集序》书法水平极高,"章法为古今第一",是"神品",而据唐人书品论,智永书法虽善,乃指其隶书(正书)、草书,其行书水平则稍差,与王羲之相距甚远,这就意味智永绝对无法伪造出这一"神品"来。而且鉴于当时琅琊王氏礼教家风,智永的"末裔"身份也决定他不大可能违反孝道,去伪造远祖文章、墨迹;史载《集序》墨迹的存在在唐代以前几乎是不为人知晓的,因而纵使撇开智永,假定当时另有一造假足以乱真的无名顶级书法高手,在南朝社会风气影响下,为了获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而伪造王羲之墨迹,则此伪造目的必然决定他选择目标乃是易于出手,为人们熟知、欣羡的王氏墨迹名作,而不会去找一当时毫无名气、很可能无人问津的《集序》去伪造;这些表明,唐代以前没有伪造《集序》的条件,不存在伪造《集序》这一问题,由唐代流传至今的今本《集序》当是真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行书 依托 钟繇书法 书品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近五十年前,关于《兰亭集序》(以下简称《兰亭集序》)真伪的论辩[1],曾轰动一时。郭沫若先生坚持认为《兰亭集序》无论文章或书法,都不出自王羲之手笔,而“乐于肯定”全是他“末裔”僧人智永所“依托”[2]。这一看法,立即遭到“驳议”。谁是谁非,众说纷纭。只因不久十年动乱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远明;;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文字研究的初步设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顾涛;;典轨初肇:论蔡邕的书法实践与理论[J];书画世界;2008年01期
6 张德新;;论沈兼士的文字起源说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任文波;;假借字构造的逻辑特点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张瑞庆;李红梅;;章太炎德育思想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周萌;;《送高闲上人序》解题[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何九盈;《庄子》札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赖品超;;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佛教对现代科学及基督宗教的回应[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志明;;释读“书画同源”——对汉字与绘画在起源上的关系的一点看法[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赖瑞和;;唐后期一种典型的士人文官——李建生平官历发微[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秀洁;商代拝器挊文的整理,
本文编号:838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3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