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论“俗”义之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14 19:01
本文关键词:宋代书论“俗”义之辨析
【摘要】: 本文是对宋代书论中论“俗”思想的集中研究。首先对“俗”的本义进行考释,梳理出它概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及“俗”在书论中的应用,随后重点考查宋代书论中的论“俗”思想:既引证宋代重点书家的书论文本,从他们的语言体系中抽绎出他们各自对“俗”的理解,结合书法家的作品作辅证,挖掘出“俗”的多层面内涵。接着就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作进一步考察,并进一步阐明其对后世的影响及当代意义。本文认为“雅俗”可看作中国审美价值范畴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他审美价值判断语汇往往被其所统摄。故而,阐明“俗”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学理价值。
【关键词】:宋代 书论 俗 审美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29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第1章 "俗"概念的流变12-19
- 1.1 "俗"的语义学阐释12
- 1.2 "俗"义的历史流变分析12-14
- 1.3 "雅俗"观念对立与交融的历史变奏14-15
- 1.4 "俗"进入书法评论领域15-19
- 1.4.1 发展的阶段性15-17
- 1.4.2 "俗"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特点17-19
- 第2章 宋代书论有关"俗"的论述19-35
- 2.1 "宋四家"的论"俗"思想19-31
- 2.1.1 黄庭坚论"俗"19-22
- 2.1.2 米芾论"俗"22-25
- 2.1.3 苏轼的相关论述25-29
- 2.1.4 蔡襄的相关论述29-31
- 2.2 《宣和书谱》论"俗"31-32
- 2.3 宋代其他书论中的"俗"32-35
- 第3章 宋代书论中"俗"的多层面内涵35-40
- 3.1 以"学"为标准——乏内蕴而俗35-36
- 3.2 以"人"为型范——无品格而俗36-37
- 3.3 以"技"为尺度——少古法而俗37
- 3.4 以"道"为旨归——违自然而俗37-40
- 第4章 宋代书论论"俗"的思想根源40-44
- 4.1 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40
- 4.2 宋代文人阶层构成的变化及影响40-41
- 4.3 儒释道思想的会归与互释41-42
- 4.4 宋代文人对魏晋风流的追求42-44
- 第5章 宋代书论论"俗"思想的影响44-48
- 5.1 对后世的影响44-46
- 5.2 当代意义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伯卿;;论宋代思想文化转型下的“雅”、“俗”矛盾及其变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6期
2 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衍变及其文学意义[J];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851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5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