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与吴门书派
本文关键词:文征明与吴门书派
【摘要】: 吴门书派作为一个地方书派,在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集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文征明,以其自身的德、学、艺对吴门书派的发展、壮大与延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意在对文征明与吴门书派的关系作一较为认真的考察。在吴门书派中,文征明既是书派的中坚力量,又是书派的领袖人物。他之所以能担此重任,,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条件,他书画兼精,才气纵横,人品高尚,在当时的吴中地区声名显赫,因而被推崇为书坛领袖,主吴门风雅三十多年。文征明通过从游、从学于前辈,交游切艺于同好以及盟书坛、提携后学等多方面的活动,对吴门书风的承接和书派实力与阵容的壮大诸多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文征明生活在这个文化艺术群体中,他的书法风格以及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个群体的影响。因此,文征明与吴门书派的关系是双向的,文征明对书派的贡献功不可没,吴门书派也造就了文征明。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一、明代吴地文化中的奇葩——吴门书派;二、吴门书派中的文征明;三、文征明能主盟吴门书派的条件;四、历史的启示。
【关键词】:文征明 吴门书派 贡献 条件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绪言6
- 一. 明代吴地文化中的奇葩——吴门书派6-15
- (一) 吴门书派的孕育与发展7-12
- (二) 吴门书派的特点12-15
- 二. 吴门书派中的文征明15-30
- (一) 从游、从学于前辈15-17
- (二) 交游切艺于同好17-24
- (三) 主盟书坛24-28
- (四) 吴门书派对文征明的影响28-30
- 三. 文征明能主盟吴门书派的条件30-38
- (一) 正统的儒者处世风范31-33
- (二) 卓越的书法艺术才能33-37
- (三) 广博的文学艺术修养37-38
- 四. 历史的启示38-39
- 结束语39-40
- 主要参考文献40-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宽;郭海鹰;;对文征明绘画艺术的浅析[J];华章;2011年19期
2 刘文英;;近百年文征明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薛龙春;;王宠门生与追随者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4 张国宏;;王z@祥书法鉴赏[J];秘书;2011年06期
5 刘扬忠;;唐伯虎:被冤案误了一辈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1年02期
6 杨晨;;婉丽俊逸 纯厚温润——桃花庵主的书法艺术赏析[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7 杨力斌;;笔墨酣畅写新风——中国书画家朱惠刚作品赏析[J];企业文明;2011年07期
8 ;吴门四家之首——沈周[J];青春期健康;2011年06期
9 ;艺文并重,典藏生活 2010西泠春拍熠熠登场[J];中国拍卖;2010年06期
10 缪士毅;;端午对联撷取[J];华人时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殷骥;;谈社区资源教育价值开发的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殷骥;;谈社区资源教育价值开发的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徐江;;吴梅村的前期政治活动与诗歌艺术[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李永祜;;《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之二[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5 周苏宁;;《顿开尘外想 拟入画中行》——对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几点认识[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任道斌;;台湾《明史研究专刊》第一期[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7 朱迪光;;《明诗评选》与王夫之的结构诗评[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宗致远;俊逸儒雅的“吴门”主将[N];开封日报;2009年
2 小芙;文征明有望引领书法行情[N];中国商报;2007年
3 ;惠山茶会图[N];江淮时报;2005年
4 董岳;文征明书法市场走高[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刘如仲;五月江深生远情[N];中国商报;2006年
6 王永胜;世外桃源《幽居图》[N];中国商报;2005年
7 通讯员 单建新 记者 金敖生;绍兴发现徐渭文征明墨宝[N];浙江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培;吴南生:收藏绝不为占有[N];南方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蔡毓生;凝平生心力集翰墨 传中华文化铸传奇[N];汕头日报;2006年
10 单国霖;书法停云铁铸成[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邸晓平;明中叶吴中文人集团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梅;晚明嘉兴项氏法书鉴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若兰;明代中后期词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4 崔秀霞;徐祯卿诗学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尚辉;重构文人画理想[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晓明;明代中后期园林题材绘画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8 黄朋;明代中期苏州地区书画鉴藏家群体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彬;文征明与吴门书派[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慧玲;文征明《真赏斋图》(上博本)与《真赏斋图》(国博本)的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朱爱娣;陈淳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5 隋邦平;丰坊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卫民;祝允明狂草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杨国;明代尺牍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聂国强;从王世贞《_州山人四部稿》谈吴门隶书[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马微;论王鏊[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徐熊;吴门画派的园林绘画[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876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7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