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洛阳时期铭石书法比较
本文关键词:北魏平城、洛阳时期铭石书法比较
【摘要】:北魏平城、洛阳两个时期的铭石书法虽然都属于魏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美学特征。重新梳理北魏两个时期铭石书法的发展进程和书风流变,对推动北魏铭石书法的研究、促进当下魏碑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书法报》社;
【关键词】: 北魏铭石书法 平城时期 洛阳时期比较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与洛碑别书法要术资的提期辑杂为朝种『阳早,进意创料生倡书』志碑时书晚的期也平行义新,命,法,在刻期体魏』诸的同城比。的更力魏的在二、北。碑的多存样时较本不成。碑重『0摩朝从书关造在存期研文尽为特作要编一崖文『法系像状在的究着源当别为组者四刻字魏是;题态着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东;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书风──兼议流行书风[J];呼兰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2 何满宗;湖湘书风分析[J];理论与创作;2003年03期
3 陈治元;经典与流行之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4 刘根货;论中原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中原书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J];美术观察;2003年12期
6 张光兴;从老庄的“无为”精神谈当前不良书风的纠正[J];美与时代;2004年10期
7 皮祖政;;美术字,书法第六体?[J];中国书画;2005年11期
8 彭宏图;流行书风——传统书法的视觉纯粹及其变革[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光兴;;从“和”的美学内涵看“流行书风”[J];美与时代;2006年07期
10 杨豪良;;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及其意义[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2 佟培基;;试论李白书风[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3 张铭;;房山石经刻石书风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肖鑫;;“自律”启蒙的迟来与书法大众化背景下的受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谯指南[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茁;为“中原书风”注入时代精神[N];河南日报;2007年
2 高鸿;地域书风的形成分析 以漳、厦、泉三地为例[N];美术报;2007年
3 刘殿才;“毛体书风”传后世[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书法批评人 曾如影;我看“流行书风”[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林雪娜;“国展”扬起八桂书风[N];广西日报;2011年
6 林雪娜;“八桂书风” 迎“国展”[N];广西政协报;2011年
7 李 峰;“流行书风”为何起波澜[N];北京日报;2004年
8 付京生;新古典主义书风与流行书风考辨[N];美术报;2004年
9 张立行;“流行书风”引发书坛大战[N];文汇报;2003年
10 崔梦瑶;地域书风展隆重开幕[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磊;杨守敬对日本近代书风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爽;中和之美与齐梁书风的转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梁昭烈;流行书风与当代大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3 巩绪发;晚明浪漫书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来景;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D];河南大学;2007年
5 饶建华;当代“流行书风”现象下的非书法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曹恩东;明末书风嬗变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立文;论“八桂书风”的建构及其意义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斌;从出土楼兰简纸看其地域书风[D];河南大学;2013年
9 王晓晓;隋唐朝代更迭期楷书书风融合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海涛;清末民初书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9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1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