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艺术论
本文关键词:米芾艺术论
【摘要】: 做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集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恃才傲物、言行狂放,终生痴迷于书画。诗文书画以不蹈前人为标榜,,崇尚魏晋风度、推崇“二王”书法、追求“率意为之”的表现性手法,开创一代书风——“米体”。米芾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都有很高建树。 在绘画上与儿子米友仁创造了富有抒情诗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北宋山水画的表现全景式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真。 米芾的书画是一块里程碑,是座难于逾越的高峰。对后人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在他的书法领域做了论述。
【关键词】:淡泊 魏晋风度 崇尚天真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J292.25
【目录】:
- 引言7
- 第一部分 米芾的生平略历和产生其艺术的社会历史条件7-15
- 一、 北宋的社会历史背景7-12
- 二、 北宋的文化历史背景12-13
- 三、 米芾的生平略历13-15
- 第二部分 米芾的艺术思想15-30
- 一、 哲学对北宋艺术创作的影响15-16
- 二、 米芾的书法观——《海岳名言》16-21
- 三、 米芾的绘画观——“米家云山”的独特魅力21-28
- 四、 米芾的诗文28-30
- 第三部分 米芾书法的艺术特征30-44
- 一、 学书的历程30-34
- 二、 推崇魏晋书风34-38
- 三、 米芾书法体会38-40
- 四、 书家品评米芾书法40-44
- 第四部分 米芾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4-52
- 一、 对宋代书家的影响44-46
- 二、 对元代书家的影响46
- 三、 对明代书家的影响46-47
- 四、 对清代书家的影响47-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萍;;“魏晋风度”源起考述[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2 刘晶;;从“床头捉刀人”看魏晋风度[J];电影评介;2011年15期
3 王宇成;;《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个性人格[J];才智;2011年24期
4 李红雨;;魏晋风度与闲适文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席红;;从对琴的爱好看盛唐士风与魏晋风度的传承关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高原;;亦有“流芳”处的桓温——《世说新语》人物小品[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7 刘影;;论鲁迅小说的从容之美[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郑建和;;魏晋风度与李白诗歌创作——从李白诗歌中的魏晋人物说起[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刘跃进;;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尹志红;;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永平;;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云锋;;论鲁迅的文学史书写[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韩宁平;;羊祜:儒玄兼修的政治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祁志祥;;“雅量”与“任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玄学的审美取向及其分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蔡雅薰;;陶渊明风格之“真”——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起[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6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论朱权《茶谱》的“清逸”审美思想[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7 王风;;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昕;名士风流魏晋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高长山;“魏晋风度”的书法体征[N];人民日报;2009年
3 张永贵;魏晋风度自翩翩[N];河北日报;2001年
4 向敬之;《魏晋书风》在玄风中解读墨韵神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云谈山;焦作山水 文化为魂[N];焦作日报;2008年
6 晓张;传魏晋风度 写时代新风[N];美术报;2011年
7 朱逸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三角创意产业与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风度——南朝江南精神觉醒的载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杜平;听大卫讲那过去的故事[N];海南日报;2008年
9 何国权;晋风唐韵说“诗路”[N];学习时报;2004年
10 李啸;试论兰亭修禊及《兰亭序》创作所昭示的人文精神[N];美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修建;名士风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曾小明;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湖南大学;2010年
5 郭世轩;士人认同与时局变[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卿;米芾艺术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存昌;论诗性思维中的魏晋风度[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艳;金庸小说与魏晋风度[D];安徽大学;2012年
4 刘湘兰;崇高·优美·滑稽[D];湘潭大学;2002年
5 梁晓萍;《红楼梦》与魏晋风度的传承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瑕;《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D];江南大学;2009年
7 曹春茹;阮籍、陆机诗歌死亡意识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8 刘晶;关于《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人格之美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9 赵前明;魏晋风度接受史及其现代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康燕;阮籍的审美人格及其悲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6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2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