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对董其昌书论及书风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禅悦对董其昌书论及书风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书论 禅悦 书风 书概 艺概 熙载 秀颖 主体性 书法风格 艺术作品
【摘要】:正一般说来,风格是艺术家的主体性呈现,是创作主体的对象化。由于作为艺术家的主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其外化的艺术作品也因此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各门艺术莫不如此,有其人必有其艺。中国书论因此常将其人与艺联系起来参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才、如其学。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才子之书秀颖,畸士之书历落。"[1]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董其昌书作,我们就不能回避他
【作者单位】: 刘海粟美术馆;
【关键词】: 书论;禅悦;书风;书概;艺概;熙载;秀颖;主体性;书法风格;艺术作品;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一般说来,风格是艺术家的主体性呈现,是创作主体的对象化。由于作为艺术家的主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其外化的艺术作品也因此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各门艺术莫不如此,有其人必有其艺。中国书论因此常将其人与艺联系起来参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者,如也,如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生;六朝书论中的“骨”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吴家驹;浅析古代书论校注中的若干问题[J];书画艺术;2002年04期
3 朴之;;中科大与日本书论研究会书法交流活动侧记[J];书法之友;2002年12期
4 张运礼;;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思想管窥[J];戏剧文学;2006年06期
5 邱世鸿;;试论朱熹理学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6 孙本杰;王若罡;;古代书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新学术;2007年04期
7 陈石军;;中国古代书论“以人喻书”范畴的发展进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8 柳国良;;传统书论的学术研究语境[J];书法赏评;2009年04期
9 周睿;;书法主体的内心世界——如何理解以“心”为内核的书论诸范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5期
10 赵鹏辉;;高二适书论思想[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田;作家的书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孙宜才;书法治乱与朱复戡书论[N];东方早报;2013年
3 华海镜;历代书论的抽象思维[N];美术报;2003年
4 岳崇 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拒绝真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舒培;胸罗万象 笔走龙蛇[N];金融时报;2011年
6 苗培红;晋南朝人书论的历史地位[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
本文编号:94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44621.html